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打造广州名片--十三行博物馆保育改造设计规划方案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十三夷馆遗址亟待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十三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合,研究保育改造现十三夷馆遗址——“广州文化公园”和历史建筑——潘家大院,并对其使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发掘,开发成为十三行历史博物馆,分析比选历史遗址和建筑的保护方式,从改造规划、建筑、景观和商业价值开发等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保护性”的新建和改造的新创意。
详细介绍: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点,广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千年的商都永不衰落。“十三行”又是这一个城市地标,同时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历史阶段里面有着中药的历史地位。十三夷馆遗址亟待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十三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合,研究保育改造现十三夷馆遗址——“广州文化公园”和历史建筑——潘家大院,并对其使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发掘,开发成为十三行历史博物馆,分析比选历史遗址和建筑的保护方式,从改造规划、建筑、景观和商业价值开发等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保护性”的新建和改造的新创意。建筑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充分的体现岭南历史文脉、自然气候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打造具有环保、低碳、节能性、低耗、可持续的地域建筑。 以此达到重新利用建筑的同时,又可以对有历史价值意义的古建等实施保护和发展。十三行博物馆的策划将广州打造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商埠都市形象,从而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一张“名片”。

作品图片

  • 打造广州名片--十三行博物馆保育改造设计规划方案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的目的: 通过对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及历史街区保育改造规划设计及其城市景观环境艺术设计,重点探讨十三夷馆遗址和潘家大院的保育改造规划设计,打造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一张“名片”。 基本思路: 首先重点研究十三行遗址——文化公园,通过对文化公元改造规划及对现有建筑的改造和新建方案,将十三夷馆遗址所在的广州文化公园餐饮建筑变成为十三行主题展览馆。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 本作品特别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案例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把宏观与微观、一般与重点、眼前与长远的分析和预测有机统一起来。 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以新建博物馆、改造当地部分建筑物和修复古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好延续行的文化展品,运用新科技、新材料重生出具有广州十三行特殊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现代与历史的碰撞,更是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本项目希望通过对现存的十三行街区及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发掘,得出合理可行的十三行历史街区保育改造设计规划方案。使十三行辉煌的历史得以再续,并起到带动周边旅游经济的效果。形成十三行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与周边几个历史建筑群连片,形成一个历史文化区域。 现实意义: 1、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整合周边相关的十三行遗址,打造十三行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学术论文摘要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点,广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千年的商都永不衰落。“十三行”又是这一个城市地标,同时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历史阶段里面有着中药的历史地位。十三夷馆遗址亟待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十三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合,研究保育改造现十三夷馆遗址——“广州文化公园”和历史建筑——潘家大院,并对其使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发掘,开发成为十三行历史博物馆,分析比选历史遗址和建筑的保护方式,从改造规划、建筑、景观和商业价值开发等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保护性”的新建和改造的新创意。建筑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充分的体现岭南历史文脉、自然气候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打造具有环保、低碳、节能性、低耗、可持续的地域建筑。 以此达到重新利用建筑的同时,又可以对有历史价值意义的古建等实施保护和发展。十三行博物馆的策划将广州打造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商埠都市形象,从而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一张“名片”。

获奖情况

作品曾获广州大学校赛“一等奖”。作品一部分作为人大第二次会议的提案,文字作品一部分发表在十三行一书中。

鉴定结果

该作品独特之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持续性、可行性,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对有价值的古建筑进行保育改造开发,并拟建新博物馆,新旧文化一脉相承,符合岭南建筑风貌,合理规划设计出地域性历史文化街区。

参考文献

[1]广州文物保护工作五年.广州出版社 [2]广州沙面近代建筑群.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岭南建筑新语.清华大学出版社 [4]越秀手鉴.广东人民出版社 [5]北京、首尔、东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广东省各市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导向目录.广东省文化厅 [7]广州发展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 [8]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同济大学出版社 [9]陈建华.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 越秀卷.广州出版社 [10]广州文物志.广州出版社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研究案例《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综述: 本文以国内外历史保护和旧城更新的理论研究为参考,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的《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太平街区作为“老长沙”缩影,将最终打造成长沙的活体城市博物馆。麻石街、青砖墙、小青瓦、坡屋顶、封火墙、天井四合院……这将是长沙市太平街区呈现在人们面前古乡古色特有的都市面貌。 缩影“老长沙” ----太平街历史街区位于长沙市老城区南部所在天心区,到目前为止,街区风貌相对完好,街巷骨架完整地保留了清代初期的格局,而且街名也沿用至今,并保存有贾谊故居等历史建筑,以及太平街、金线街、太傅里、马家巷、孚嘉巷等传统街巷,是长沙市5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的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主题:三大文化特征 ---规划主要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清代街巷格局,民国的民居风貌、长沙市街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历史街区屈贾文化纪念地、商业民俗传承地、辛亥革命策源地三大文化特征。 《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重点规划太平街历史街区是以居民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经营为主要职能,集中体现长沙清末民初时期传统的历史人文风貌。 内容是“五街三片一点” ---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是本次规划重要内容之一。保护以清末民初特征为主的整体街区历史风貌,街巷格局保护太平街、金线街、孚嘉巷、马家巷、西牌楼、江宁里(太平里)、太傅里的走向、长度、宽度、路面及街巷的建筑特征,形成“五街三片一点”的空间框架。 建设:修缮和改造结合---实现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确定的基本方法有修缮和改造。 修缮:对保存相对完整、历史价值较为突出的历史地段、历史建筑和民居,予以原汁原味的修缮,修旧如旧。 改造:利用原有条件,基本保持原有外观和行致,原址原物改造。改造涉及太平街、金线街、马家巷、江宁里和太傅里大部分建筑。在街巷两厢,除历史建筑外,依据历史资料和老照片,恢复具有清末民初长沙特色的老建筑、老字号,如杨裕兴、德园、甘长顺、九如斋、九芝堂、东协盛、徐长兴、德茂隆、吴大茂等百年老店,用以补缺,同时也可以根据各街巷历史建筑的特点仿古再造适当建筑。通过协调建设,恢复清末民初时期的戏台、水井、亭榭、跑马楼、木质回廊等古典园林建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