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鱿鱼内脏酶解法提取鱼油工艺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作品着眼于水产品加工废弃物—鱿鱼内脏,采用生物酶切技术,系统地探究了鱿鱼内脏的酶解工艺,以鱼油提取率及鱼油质量为指标,分析pH、固液比、酶量、酶解时间等因素对鱼油提取的影响,结合响应面分析(RSM)优化设计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同时,对提取的鱼油进行了理化指标检测和气相色谱组分分析。
详细介绍:
鱿鱼是我国捕捞量较大的一种高产水产品,其不可食部分占体重的20%左右,它包括内脏、皮、眼及眼窝等, 除部分可加工成鱼粉外, 因其极易腐烂变质、污染环境, 一般都掩埋处理, 目前还没有找到良好的增值途径。本作品着眼于水产品加工废弃物——鱿鱼内脏,采用生物酶切技术,系统地探究了鱿鱼内脏的酶解工艺,可提取较高质量的鱼油,从而为今后解决鱿鱼加工的污染问题,实现鱿鱼内脏的高值利用提...(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鱿鱼是我国捕捞量较大的一种水产品,其内脏约占体重的20%,因其极易腐烂变质、污染环境, 一般都掩埋处理, 目前还没有找到良好的增值途径。本作品着眼于鱿鱼内脏这一加工废弃物,采用生物酶切技术,系统地探究了鱿鱼内脏的酶解工艺,可提取较高质量的鱼油,同时酶解液可进一步利用,制作海鲜调味汁、鱼酱油、鱼粉等产品。从而为实现鱿鱼内脏的“零排放”高值利用提供参考,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实验设计科学合理,理化指标检测均进行了四次平行实验,实验数据可靠;分析了酶解单因素对鱿鱼油提取的影响,利用RSM技术得出了酶解法提取鱿鱼油的最佳工艺参数,所得鱿鱼油品质优秀,具有较高先进性;采用碱性蛋白酶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酶解,结合了化学碱法和酶解法的各自优势,克服了普通酶解法鱿鱼油酸值较高以及碱法提油酶解液含盐量过高,无法进一步利用的缺点,具有独特的工艺创新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探究优化了鱿鱼内脏酶解法提取鱼油的工艺,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应用潜力,以鱿鱼内脏为提取鱼油的原料可以大幅降低鱼油生产企业生产成本,为鱿鱼加工企业开辟新的产业链,在处理废弃物的同时增加收益。同时本作品所优化工艺条件温和、能耗较低,利于企业节能减排,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鱿鱼属于我国捕捞量较大的深海野生水产品,其内脏通常作为加工废弃物直接丢弃,污染环境。而鱿鱼内脏中含有大量脂肪,可通过提取鱼油实现废物利用,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本作品对酶解法提取鱿鱼内脏中鱼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鱼油提取率及鱼油质量为指标,分析pH、固液比、酶量、酶解时间等因素对鱼油提取的影响,结合响应面分析(RSM)优化设计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4 h,酶量900u/...(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与作品内容相同,有待发表论文《微碱条件生物酶法提取鱿鱼油工艺研究》一篇,拟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第2期

鉴定结果

1、作品情况属实,同意推荐 2、评审意见:该作品进行了大量实验工作,数据翔实可靠,研究方法科学合理,论证严谨,对解决鱿鱼加工废弃物的处理利用问题具有积极作用,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Tidow-Kebritchi S,Mobarhan S.Effects of diets containing fish oil and vitamin E on rheumatoid arthritis.Nutr Rev,2001,59(10):B335-338. 2.Tisdale MJ.The“cancer cachectic factor”.Support Care...(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提取鱼油的方法主要包括压榨法、淡碱水解法、溶剂法、蒸煮法、酶解法、超临界萃取法等。其中压榨法、蒸煮法和淡碱水解法属于传统工艺,对于原料浪费比较严重,提取率不高,尤其淡碱水解法试剂成本较高并有较多试剂残留,不利于进一步的纯化和原料利用。而超临界萃取法对于加工设备要求过高,目前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工业化应用价值较低。与以上方法相比,酶解法具有无污染、能源消耗低、设备要求低、...(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