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中国人力资源分配模式
小类:
经济
简介:
“用工荒”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焦点问题。“用工荒”问题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的就业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用工荒”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就业的结构性失衡,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产业升级,有利于减少城乡发展的差距和拉近贫富距离。
详细介绍:
本文围绕我国中小企业的用工现状,得出“用工荒”及其带来的影响这一现实,指出当前的“用工荒”不是普遍的供不应求,而是供仍大于求的结构性缺工问题,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阐述了“用工荒”产生的深层和具体原因,结合原因对我国中小企业“用工荒”问题的解决从企业、政府和劳动者三方面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撰写的目的是针对当前中国的“用工荒”现象提出一些建议,缓解就业分配不均导致的用工荒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是数据可靠真实,理论联系实际 先进性是主体新颖,社会理论较强 独特性是图,理论,实践相结合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国的现状来分析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作品摘要

“用工荒”是指企业用工的大量短缺现象,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焦点问题。“用工荒”问题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的就业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用工荒”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就业的结构性失衡,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产业升级,有利于减少城乡发展的差距和拉近贫富距离。 本文围绕我国中小企业的用工现状,得出“用工荒”及其带来的影响这一现实,指出当前的“用工荒”不是普遍的供不应求,而是供仍大于求的结构性缺工问题,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阐述了“用工荒”产生的深层和具体原因,结合原因对我国中小企业“用工荒”问题的解决从企业、政府和劳动者三方面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用工荒;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衡。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时没有

参考文献

[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 [3]#sub3278489 [4]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走访,实地调差,去一些企业等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有专家据此指出,“民工荒”根源是“权利荒”。也有网友表示,“民工荒只是表象,民工心慌才是本质”,“慌”在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例如,户籍制度的限制;民工们工资低,拖欠、克扣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比较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存在诸多歧视等。这些因素当中,户籍制度的限制尤为突出。记者采访过的多位学者和官员大都认为:户籍政策是造成“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受户籍政策的限制,才使得对农民工的劳动分配严重不合理,使得他们只能在城市工作而不能定居,最终让“民工荒”问题日趋严重。一组数据能更为直接地阐释这个问题:现今,我国农村仍有3 亿多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其中有超过6000 多万的35 岁~50 岁之间的富余劳动亟待转移就业,但由于受户籍问题限制、用人单位歧视等原因,他们被迫选择滞留在农村。那么,这年复一年的民工荒到底是缺人?还是缺权利? 怎么才能让他们体面地劳动和有尊严地活着?这必须从民工以外的因素来着手,也就是我们的政府和企业该怎么作为。 首先要提高工资待遇。要让走出家门的农民工真正地感受到“劳有所偿”,让他们觉得自己背井离乡 去打拼是值得的。薪酬、企业待遇方面的转好企业可以解决,当然,这也是市场规律下的必然。但有些方面,企业无法解决,比如说户口、孩子上学和 社保等问题。地方政府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阶段性“民工荒”,就必须将农民工应该享有的一些基本权利纳入统筹范围。当然,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些问题上已然做出努力。但是,还必须正视的问题是,不管是从制度上还是城市文化上,城市给农民工的温暖还很欠缺。比如,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了很长时间,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这时,如果仍用户籍制度将他们隔离在“城市门槛”之外,不能享受 同城待遇和市民待遇,得不到应有的精神尊重和劳保待遇,户口二元制成为农民工发展的严重阻隔。这不够公平,也不恰当。 现在,中央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无疑在告诉我们,对于农民工问题存在的户口等诸多难题,政府更应该站在全面、发展和“多予少取”的高度去进行,尽可能用公共政策为农民工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帮助和精神尊重。农民工由过去在城市遭白眼、被动用工,到现在成了上门接送的“香饽饽”,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