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炎琥宁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研究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得载药丸心,用水分散体Eudragit L为包衣材料进行肠溶层包衣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时间控释的炎琥宁肠溶微丸给药系统,旨在克服现有剂型存在的缺点,提高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
详细介绍:
炎琥宁(C28H34KNaO10•H2O)是穿心莲内酯经人工半合成所得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菌抗病毒药物之一。临床应用的炎琥宁制剂为注射剂,但是临床统计数据表明,注射用炎琥宁对皮肤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且中药注射剂由于药物在水中溶解小、稳定性差,给药不方便等缺点的存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所以为炎琥宁寻找一种合适的剂型成为我们的研究方向。 微丸是指直径约为1mm小球状口服剂型,由于它属多剂量剂型, 与单剂量剂型如片剂、胶囊相比, 具有在胃肠道分布面积大, 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降低了药物突释造成的风险。在制剂生产上, 微丸的成品率高、粒度分布好、流动性好、脆碎度小、易于包衣及包装。微丸在应用于缓控释制剂方面, 具有较大优势, 经包衣后制成肠溶微丸,作为药物释放系统具有治疗学上和工艺学上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调节药物释放速率。 本研究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得载药丸心,用水分散体Eudragit L为包衣材料进行肠溶层包衣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时间控释的炎琥宁肠溶微丸给药系统,旨在克服现有剂型存在的缺点,提高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

作品图片

  • 炎琥宁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 炎琥宁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炎琥宁(C28H34KNaO10•H2O)是穿心莲内酯经人工半合成所得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菌抗病毒药物之一。临床应用的炎琥宁制剂为注射剂,但是临床统计数据表明,注射用炎琥宁对皮肤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且中药注射剂由于药物在水中溶解小、稳定性差,给药不方便等缺点的存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所以为炎琥宁寻找一种合适的剂型成为我们的研究方向。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大量临床数据表明,炎琥宁作为抗菌抗病毒药物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双重功效,且有不良反应小、无耐药现象、疗效可靠等优势。 挤出滚圆造粒法是目前制备球形颗粒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通过优化炎琥宁微丸的处方或工艺因素可得到圆整度好、表面光滑、脆碎度低的微丸。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将炎琥宁制成肠溶微丸,可以达到药物在肠道中释放、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较高,且不良反应少的效果。 国内尚未见炎琥宁同类制剂报道。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控释肠溶微丸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剂型,它以毒副作用小、服用次数少、可以和流质一起服用、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深受广大医生及病患者的欢迎,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为炎琥宁制备一种生物利用率高,药物毒副作用小,稳定性好,病人顺应性高的非注射给药系统,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学术论文摘要

[摘要] 目的 用水分散体系包衣技术制备炎琥宁肠溶微丸给药系统。方法 1.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了优化。2. 以Eudragit L30D水分散体为控释包衣材料,乙基纤维素为阻滞剂,PEG6000为增塑剂,采用流化床包衣法,进行肠溶层包衣。结果 1.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到制备丸芯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炎琥宁:MCC:SiO2=7:7:5,挤出速度20Hz,滚圆速度18Hz,滚圆时间3min 。2. 当EC与Eudragit L质量比为35:65,增塑剂用量为0.8%,聚合物包衣增重为5%时,所制得炎琥宁肠溶微丸在胃液模拟液(PH=1)中释放度﹤10%,在肠液模拟液(PH=6.8)中正常释放,2小时内释放大于80%,其释放行为符合中国药典对缓释制剂释放度的相关规定。结论 调整丸芯及包衣的处方工艺参数可以制得体外释放行为符合药典规定的肠溶炎琥宁微丸。

获奖情况

与2010年发表于《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获得山东大学五四学术论文评比校级论文三等奖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王文刚,崔光华 挤出-滚圆制微丸工艺的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9),661-664 2.张娜,黄桂华等 肺靶向炎琥宁明胶微球的制备[J]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6): 438-441 3.Jan Möschwitzer, Rainer H. Müller. Spray coated pellets as carrier system for mucoadhesive drug nanocrystals[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2006, 62(3), 282-287 4.卢远东,曹国富等 炎琥宁的稳定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3)374-37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Z].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WANG YC ,HU G H1 Efficacy of natrikalite dehydrographolid succi2nas pro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acute upper respiratoryinfection[J ]1J Pediatric Pharmacy (儿科药学杂志) ,2003 ,9 (5) :392401 6.ZHANGJ Q , LU B1 Study on pharmacokinetics and tissue distribu2tion of carboplatin microspheres[J]1Chin J Pharm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1 ,32(6) :25122531 7.ZHAO H P , WU B L , WU H , et al1Preparation sodium fluoridegelatin microspheres and evaluate the anticaries functions in vitro[J ] .J Med Postgraduates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3 ,16 (5) :32323261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炎琥宁(C28H34KNaO10•H2O)是穿心莲内酯经人工半合成所得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菌抗病毒药物之一。注射用炎琥宁主要成分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中所提取的穿心莲内酯,与琥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酸半酯后,再生产单钾盐制成的注射用粉针,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等作用,但是临床统计数据表明,注射用炎琥宁对皮肤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现在临床上应用的炎琥宁制剂为注射剂,国内外尚未见其他剂型上市。张娜,黄桂华等人将炎琥宁制成肺靶向明胶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近几十年来,制粒技术和设备在不断地发展、改进和更新。从改进型包衣锅制丸,到离心制粒、流化床制粒等技术和设备的完善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微丸的制造方法有多种,国内外常见的有层积式制微丸、喷雾冻凝法、喷雾干燥法及流化床制微丸等。挤出-滚圆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制剂工业较为广泛应用的制丸方法之一,挤出法制丸是将粘结剂与原料粉体混合制备成湿材,经挤压制成湿条,然后运用离心转盘将其搓制成真球度极高的球丸。Park等比较了挤出滚圆法和溶剂喷雾法制备微丸,认为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微丸具有更好的表面形态学性质。 肠溶包衣(enteric coating) 的概念早在130 多年前就出现了,其衣膜耐胃酸,进入肠部某部位后能迅速崩解并释放内容物,从而发挥药效。肠溶聚合物的作用机制是其在不同的pH介质中溶解度不同,即在低pH 时保持完整而在较高pH时溶出并释放药物,属延迟释放剂型(delayed release forms),这样既可以避免药物受到胃内酶类或胃酸的破坏以及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又能保证药物进入肠部某部位后能迅速崩解并释放内容物,从而发挥药效,提高了药效和生物利用度,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