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离心静电纺丝法制备有序、交叉及绞线结构的荧光纳米纤维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数理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课题组利用本实验室原创的离心静电纺丝法制得了有序、交叉以及绞线结构的掺杂不同荧光物质的荧光纳米纤维;通过拍摄SEM照片、拍摄荧光显微镜照片和测量荧光光谱对纤维的各方面形貌、性能进行了表征;定性的总结了离心静电纺丝法制的有序荧光纳米纤维所需的条件;原创性的提出了一种制备绞线结构纳米纤维的新方法。
- 详细介绍:
- 静电纺丝法是一种制备纳米结构纤维的工艺,通过对纺丝前驱体溶液的进行不同材料的掺杂会使纳米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陶瓷纤维、半导体纤维、导电聚合物纤维等都可以通过此工艺获得,目前国内外在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已经投入应用。 本课题组通过对纺液掺杂荧光素、罗丹明B和稀土Eu配合物三种带有荧光特性的物质,从而得到了具有荧光特性的纳米纤维,由于纳米纤维具有...(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课题组利用离心静电纺丝法制得了有序、交叉以及绞线结构的荧光纳米纤维(掺杂的荧光物质为荧光素、罗丹明B和稀土Eu配合物);通过拍摄SEM照片、拍摄荧光显微镜照片和测量荧光光谱对纤维的各方面形貌、性能进行了表征;定性的总结了离心静电纺丝法制的有序荧光纳米纤维所需的条件;原创性的提出了一种制备绞线结构纳米纤维的新方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作品以离心静电纺丝技术以及荧光知识为理论基础,利用实验室自行搭建并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 201010184068.1)的离心静电纺丝装置,通过对纺丝溶液掺杂带有荧光性质的物质,成功制得了有序度极高(95%左右),以及交叉结构的荧光纳米纤维; 对装置进行改造原创性的制得了绞线结构纤维,巧妙地将静电纺丝领域的平行、交叉以及绞线三种重要纺丝结构用一台仪器完美制作出来。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研究制备的有序及交叉微纳米荧光纤维作为纳米发光器件、光传感器、纳米材料识别标记以及荧光防伪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以及潜在的应用; 原创的绞线结构制备方法,可用于制作人工肌肉等微机电系统,还可以用于制备绞线结构p-n结电子器件; 本作品所用到微纳米纤维收集方法,在导电纳米纤维、纳米陶瓷纤维等其它的领域都具有很广泛的实际应用。
学术论文摘要
- 本团队通过实验室自行搭建的低压离心静电纺丝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010184068.1),利用低压离心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有序排列、交叉排列以及绞线结构的荧光纳米纤维(掺杂荧光物质为荧光素、罗丹明B或稀土Eu配合物)。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纤维的有序度以及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并用荧光光谱仪和荧光照片对各种样品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测量表征。研究制备的微纳米荧光纤...(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情况属实
参考文献
- [1]尹桂波.纳米纤维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7(2):15—18. [2]龙云泽,李蒙蒙,尹志华. 静电纺丝法制备有序排列的纳米纤维最新进展,2008,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2),92-99. [3]慧茹,黄素萍,龚静华等.荧光防伪纤维[J].合成纤维工业,2002,25(4):39~...(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早在20世纪30年代,A. Fomhals就已经在其专利中报道了利用高压进行静电纺丝。静电纺丝是一种简便易行、可直接从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制备连续纤维的方法,其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设备和实验成本较低,纤维产率较高,制备出的纤维比表面积较大(纤维直径在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的范围内),且适用于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这些优点使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复合材料增强体、微/纳电子器件、纳米传感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