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众媒体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儿童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作为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之一的大众媒体,对儿童的影响不言而喻。
- 详细介绍:
- 电视,网络,印刷媒体,三种大众媒体携带的暴力信息对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本文从这三种大众媒体入手,就它们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的相关性惊醒分析,并针对这所提出问题阐述相应措施。教师和家长应从控制儿童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和内容入手,同时社会,包括传媒工作者应该承担起自己控制信息源的责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儿童攻击性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儿童社交、心理、行为及学业发展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教育指导,有助于学校,幼儿园以及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在以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电视,网络,书刊三种大众媒体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心进行了集中论述。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有关的研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论述。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现今的大众媒体及其传播的内容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可以很轻易的接触到大众媒体,加上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幼儿具备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本研究有效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指导儿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理论上,为控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提供依据。
作品摘要
- 儿童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作为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之一的大众媒体,对儿童的影响不言而喻。电视,网络,印刷媒体,三种大众媒体携带的暴力信息对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应从控制儿童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和...(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 邹晓燕.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焦永国.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 西安社会科学. 2010(28.3):148-152 [3] 张文新,王丽萍,宫秀丽,武建芬,张冲. 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 2):226-227 [4] 金多娇.电视暴力对受众心理的影响[J]. 广电纵横. 2009,5:...(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文献 书报刊物 图片、照片 影视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国外的发展心理学家彪勒(C.Buhler)、格林(E.H.Green)、舍莉(M.M.Shirley)等一批学者就曾对此进行了许多观察研究,得出了很多经典的结论。而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的研究的基础上,在这个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已有国外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的综述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