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废旧铅膏湿法低温清洁回收超细铅粉及高性能铅酸蓄电池制作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整治重金属污染的背景下,提出一条从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超细铅粉的制备到高性能电池制作的一体化工艺。引入柠檬酸根的螯合作用实现了铅膏的常温高效脱硫,浸出过程最大铅回收率达98.5%。浸出产物柠檬酸铅前驱体低温焙烧可制得可直接用于电池制备的超细铅粉。新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污染排放少,可制得性能优越的铅酸蓄电池,对促进我国再生铅企业的转型和铅酸蓄电池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详细介绍:
传统工艺中铅膏要经过1000℃以上的高温熔炼脱硫,此过程中不仅耗能高,而且排放了大量的SO2以及铅尘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熔炼后的产物粗铅锭经精炼后制成精铅。为满足电池活性物质的要求,再利用巴顿法或岛津法将精铅制成具有一定氧化度的PbO/Pb粉体(后面简称铅粉)。这种铅粉即可作为活性物质用于电池的制作。 本作品采用湿法工艺,铅膏在柠檬酸根的螯合作用下常温浸出,铅膏脱硫率高达9...(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废旧铅膏湿法低温清洁回收超细铅粉及高性能铅酸蓄电池制作
  • 废旧铅膏湿法低温清洁回收超细铅粉及高性能铅酸蓄电池制作
  • 废旧铅膏湿法低温清洁回收超细铅粉及高性能铅酸蓄电池制作
  • 废旧铅膏湿法低温清洁回收超细铅粉及高性能铅酸蓄电池制作
  • 废旧铅膏湿法低温清洁回收超细铅粉及高性能铅酸蓄电池制作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目的及思路:在铅酸蓄电池回收方面,现有的处理工艺普遍存在着能耗高,污染重,工艺复杂等问题。在铅酸电池的制备方面,铅粉的性质对于整个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有重要作用。传统铅粉电化学性能还欠改善,生产工艺存在很多不足。超细铅粉较传统铅粉在制备电池方面有很多优点,但目前超细铅粉的制备成本很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作品利用柠檬酸根离子的螯合作用湿法处理铅膏,室温下获得柠檬酸铅前驱体,然后低温焙烧...(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该作品的先进性在于贯彻了环保的理念,将废铅酸电池处理和超细铅粉的制备以及电池的制作联系起来。 该作品中所使用的自制超细铅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具有一定的氧化度,可提高电池的初始容量,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制作电池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作品采用湿法工艺对废旧铅膏进行回收,避免了火法熔炼的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相比于目前大多用于铅膏湿法浸出的浸出剂而言,本工艺创新之...(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2010年于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求是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比赛获优胜奖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技术入股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模型,照片,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本作品以市场上的铅蓄电池为基本结构,严格遵循制作规范,所不同的是电极材料采用自制的超细铅粉,其电化学性能较传统铅蓄电池优异。 该作品中所使用的超细铅粉的制造工艺以废铅膏为原料,结合了废旧铅酸电池的清洁回收。整个铅粉制备过程以柠檬酸铅前躯体的热分解(300~500℃)为基础,通过对气氛、温度、时间等的控制,得到粒径、氧化度、晶型组成等合格的超细铅粉。 市场推广的技术要点在于找到该铅...(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现有铅膏回收工艺主要有火法、湿法-火法联合以及湿法三种。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最理想的生产模式是“制造-回收-生产”的封闭循环。上述工艺中铅膏中的铅均以单质铅回收,若要制得铅粉需再次加工。若从铅膏中直接回收得到一氧化铅,那将是比较理想的工艺。 目前国内的铅回收工艺主要是以火法为主,而火法的主要问题就是能耗高,污染严重;国外大部分企业采用湿法-火法联合处理...(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