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水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检测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论文研究水产品中诺如病毒的高效病毒浓缩、提取方法,建立诺如病毒RT-PCR检测方法,对水产品样品和腹泻病人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对阳性病毒蛋白进行三级结构预测并建立同源模型。通过借助BLASTX比对、进化树构建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出的阳性病毒进行型别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3D同源建模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品中诺如病毒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制订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对策提供技术依据。
详细介绍:
本论文研究水产品中诺如病毒的高效病毒浓缩、提取方法,建立诺如病毒RT-PCR检测方法,对水产品样品和腹泻病人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对阳性病毒蛋白进行三级结构预测并建立同源模型。通过借助BLASTX比对、进化树构建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出的阳性病毒进行型别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3D同源建模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品中诺如病毒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制订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对策提供技术依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水产品中污染的诺如病毒为研究对象,研究诺如病毒灵敏、快速的分子检测和高效的病毒浓缩方法,并对实际样本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大规模突发性疾病暴发时病因的溯源打下基础。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国内外针对腹泻性病人粪便样品诺如病毒的检测已有较深入的研究报道,但以水产品等传播载体进行探究的相关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针对水产品预处理(病毒浓缩)、诺如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等开展研究与探索,首次对厦门及周边地区的水产品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检测出阳性病毒菌株核酸进行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及3D同源建模。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诺如病毒是引起食源性病毒性腹泻性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贝类等水生生物由于其滤过性摄食的特性,被认为是诺如等食源性病毒传播的高危载体。目前,尚无详尽的相关病毒学标准用于诺如病毒的检测。因此,建立便捷、可靠的诺如病毒检测方法,就厦门及周边地区的水产品进行病毒污染情况调查,具有较好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水产品中诺如病毒的高效病毒浓缩、提取方法,建立诺如病毒RT-PCR检测方法,对水产品样品和腹泻病人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对阳性病毒蛋白进行三级结构预测并建立同源模型。通过借助BLASTX比对、进化树构建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出的阳性病毒进行型别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3D同源建模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品中诺如病毒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制订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对策提供技术依据。

获奖情况

获第五届“挑战杯”集美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郑惠能,李莉,陈娟娟,黄仕杰,马桂林,温慧欣,沈理通,周常义,黄建炜.厦门地区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状况[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 26 (3):259-262. [2] 靳淼, 樊景凤, 于天飞, 方肇寅, 王君伟. 诺如病毒CHN02/LZ35666株RdRp和VP1基因序列分析[J]. 病毒学报, 2007, 23(1):63-67. [3] M.Luz...(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相继报道多起食物因污染Nov病毒导致急性胃肠炎的暴发和散发,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学工作者的重视。目前,诺如病毒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直接电镜法、免疫电镜法(IEM)、放射免疫法(RIA)、酶免疫分析法(EIA)、RT-PCR等。由于诺如病毒目前无法进行细胞培养,而且在水产品中诺如病毒含量一般较低,检测有一定难度。近30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发展和调查研究的深入,检测技术有较大...(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