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就业视角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案设计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研究主要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调查企业、学校和在校大学生,探究出实践能力培养是此类专业的大学生的软肋,旨在探讨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寻求解决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方案。由此探究出了一套适合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校企联盟”方案。
详细介绍:
本论文将在就业角度研究培养和提高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案设计。首先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匮乏,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分歧。对此提出了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大学生的新途径。进而将方案推广到社会科学类专业。 第一章 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述 自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以来,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迎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随之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尽管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大学生就业难度依旧很大。一方面原因就在于,学生所得的实践能力远远达不到社会所要求的水平。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渡追求实践的量而忽视了质的提高。或者说,盲目实践,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意识薄弱。这就出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局面。 第二章 整合对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调查数据及资料 根据有关统计部门组织的面向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7%的大学生和57.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有59.6%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首先考虑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通过网上调查得外贸公司对国贸生的应聘要求得知:多数外贸公司都要求应聘者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流利的英语口语,有具体应聘职位的相关经验。这些都属于实践能力范围。采访院内领导,针对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意义提问。对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当前所设课程的评价。 第三章 “三点不对接性”问题的存在 由调查结果分析出以下问题: 1、学校开设的一些专业实习课程虽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与实际企业方面的操作有一定距离。 2、学校提供的相关实践老师多数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更倾向于理论教学。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缺乏兴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3、没有形成由点到面的统一的实践能力培养系统,学校没有帮助学生选择实践方式的机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盲目性。 4、学生对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第四章 “校企联盟”新模式 针对我们的调查所发现的问题探究其深层原因,若不对现有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模式进行改善,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就不能得到良好的互动与协作。为解决这种“三点不对接性”问题,以下是提出“校企联盟”方案的具体内容:一方面,从学院课程安排入手。将专业课程安排在大四之前完成。增设“专业讲堂”。邀请公司的高层为学生讲课,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学校采取奖励措施,提高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选票最多的几个公司按等级进行排序,由高层往低层逐一联系,达成合作协议。学校为公司提供专业知识培训的师资力量和场地,在公司有需要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无条件为公司员工提供专业理论的讲解和素质的拓展;公司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践能力的培训,两者达到双赢。并通过签订协议为保障。经过培训之后,公司拥有留用其中意人才的权利。 第五章 “校企联盟”的意义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使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并有效的改善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在招聘人才这一块减轻了烦恼:能够从公司所需的角度选择人才。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相连,各自受益。

作品图片

  • 就业视角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案设计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 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切实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实践型人才,提高就业率。并提高高校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思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通过调查企业对此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以及学校的实践课程与活动安排,学生对现有的实践课程和活动的满意度。分析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由此提出调整校内课程安排的建议和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以社会所需的实践型人才为标准,深入用人单位和高校中调研一手资料,进行归纳梳理,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探寻问题的实质。 2、在此基础上提出校内课程调整的具体建议,以及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案。 3、注重建议和方案的可操作性研究,便于相关部门采纳和推广。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探求校企联合办学的新途径,既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企业招聘人员错位的问题; 2、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各个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社会科学类专业来说,更具有普遍性; 3、本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所需人才匮乏,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本研究主要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调查企业、学校和在校大学生,探究出实践能力培养是此类专业的大学生的软肋,旨在探讨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寻求解决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方案。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确定外贸产品定价和服务的能力、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合理配置和利用客户资源的能力、理解和认知行业动向等能力掌握一般;另外,一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层叠式教学致使学生降低了对专业实践的兴趣。综合上述结果,社会科学类专业对实践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企业、学校和大学生“三点对接”将是解决就业困难的突破口。由此探究出了一套适合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校企联盟”方案。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创业就业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2008-08作者 徐子良 《把握前程(大学生就业与发展)/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设计研究与实践丛书》 作者:蔡红建 出版时间:2008-08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来源: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企业大学——为企业培养世界一流的员工》 作者:珍妮·C·梅斯林 翻译:徐健 朱敬 出版时间:2005-01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根据受教育者与企业签订的职业教育合同,受教育者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在职业学校则以“学生”身份接受完整、正规的职业教育。         2.法国学徒培训中心。由地方政府和企业主办,属于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机构———学徒培训中心,是法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在学徒要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企业主不仅要支付工资,还要保证系统完整的培训,教学采取学徒培训中心与企业作的工学结合形式。         3.韩国“产学合作”。韩国政府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 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 人以下的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0.75%的向国家交雇佣保险金,由国家专门机构负责培训员工。政府还大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         4.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以来,基本是停留在学校与企业双方自愿结合这个层面上,大部分属于自发的、短期的、不规范的、甚至是靠关系维系的较低层次合作上,始终没能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自觉的整体行动,没有上升到政府行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