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小类:
哲学
简介:
作品目的: 1.为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2.唤醒和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3. 探索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4.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详细介绍:
作品目的: 1.为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它的实际认知情况,可为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2.唤醒和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本作品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调查题目以及调研行动本身,提醒当代大学生应高度重视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3. 探索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所代表的青少年群体具有特定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探索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这是本作品的主要目的之一。 4.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以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调查和分析结果为依据,探索在大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加强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这是本项调研的终极目的。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首先,进行问卷设计及抽样调查,获得第一手原始资料;其次,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趋势以及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再次,分析造成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当代大学生认可并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措施,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①问卷调查样本容量较大。 ②文理兼顾、覆盖面广,涉及六所高校,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③通过大量的图、表等科学手段直观地展示统计分析结果,生动形象、使人印象深刻; ④重点调查了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使得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具有很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⑤类似的调研活动在东北地区则未见针对大学生的专项调查报导,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调查研究出发,分析总结沈阳各大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重点调查了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为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本作品所提供的真实可靠的第一手参考资料,有利于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作品通过充分调查沈阳市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喜爱和认知程度现状,从一个侧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传统文化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促进人们对此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在大学生中进行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教育提供具有参考意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王冠,司雁龙,张蓉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J].文学界,2010,89:241-242 [2]王冠,司雁龙,张蓉蓉.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文艺生活,2011,1:186-18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晓龙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2. 黄洪基.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策.《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报告. 2007 3. 彭俊, 李慧等. 传统与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认知的调查思考. 中国青少年研究网. 2007.7.2. 4. 曹晓鹏. 高举传统文化旗帜,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谈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 校长月刊, 2007.12 5. 乔学斌, 陈伟, 张华等. 关于大学生道德文化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 6. 陈晓云.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4:113-116 7. 都进学, 李必勤, 张海涛等. 关于新世纪青年群体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报告[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4):76-79

调查方式

问卷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回归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势所趋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其价值系统,精深而博大,弥漫着一种强力磁场,发出诱人的魅力。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受到了亚洲乃至全世界众多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所以,回归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美日崛起,传统文化功不可没,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在很多人看来,美国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但它却成为罗马帝国以来最为强势的世界霸主。美国的传统是从欧洲一路发展下来的,它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代。稳定美国的有三大力量:清教徒、大学和南部农民。WASP(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新教徒)文化对美国最显著的影响就是美国立国至今的40多位总统只有两位非新教徒。因此,美国是非常重视传统的。传统文化对美国的崛起和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帮他们确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体系和制度。当今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崛起,但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最终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道德和文化的力量。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为我大国崛起所用,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去借鉴。 导致青少年缺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较多,要认真分析,对症下药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很多制度和政策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关于当前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实际情况的了解仍然缺乏第一手资料,相应统计资料尚很欠缺。因此,申报者希望通过“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这部作品的完成对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类似的调研活动 目前已完成的其他大学生传统文化调查活动未见有针对东北地区大学生的专项调查。本项目组以沈阳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目标,有助于了解以东北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传统文化观,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依据,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