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清口保健方药与剂型的研发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项目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针对热性体质的口气问题,首次优选方药和药食两用中药(金银花、藿香、甘草)。运用现代中药提取和制剂技术(水煎液提取、双提法),研制出清新口气保健硬糖和棒棒糖,并分为三种不同的中药剂量(重度含中药10%、中度8.3%和轻度6.6%),适用于不同的热性体质的老年人、中青年、儿童。首次采用受试者口感评价和电子舌数据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详细介绍:
(一)药方筛选结果 本项目组通过和专家组老师讨论,参考中医、中药古籍(中药配伍、方剂应用等)、现代临床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疗效、方剂临床应用研究等)、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局对保健品的安全规定(在保健品添加中药的规定等)中的资料和规定等来确定合适的方药。最终,选用《古今健美方粹》中的双花茶(金银花、藿香、甘草)。金银花、藿香、甘草为卫生部公布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规定的87种中药中。 (二)有效成分提取 鉴于原“双花茶”方药为泡水服用,为防止醇提取后有效成分缺失。参照古方,金银花和甘草使用水煎液提取法。 由于藿香中还含有挥发油成分,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法进行提取。最后,将金银花和藿香的水提取液混合浓缩后得到浸膏,备用。所得浸膏中,每克浸膏中含有生药为6.787克。 (三)实验室制剂方法 经过了市场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本项目组将剂型定位硬糖。硬糖含服较为方便,不需要添加口胶等成分,较为环保和安全。 本项目组已经多次探索制糖的原料、辅料处方、制剂方法、药物在糖中的比例等。现已将“双花茶”的组方做成硬糖,并分有三种剂量,分别为重度、中度、轻度,方便适用于各类热性体质人群。同时除了普通的硬糖外,还制作棒棒糖型硬糖,方便一些人群使用。 在制作过程中,共生产12批中药保健糖(批次号为:20100812、20100817、20100820、 20100825、20100826、20100916、20100926、20101009、20101117、20101220、20110311、20110321),每批次均有招募过多名志愿者进行试吃。 同时,本项目组对硬糖进行了包装,密封保存。 (四)有效成分定性分析 参照《药典》2010年版要求已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成分、藿香挥发油中百秋李醇成分做了定性薄层色谱。 (五)电子舌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利用法国AlphaMOS 公司研制的传感器型电子舌对3种不同口感的清口保健样品、纯中药提取物、纯熬制的糖以及4中不同市售产品糖进行检测和评判。通过对数据作PCA(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电子舌对我组制作的三种清口保健糖的评判和与市售糖的比较,从而为清口保健糖感官评价方面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研究思路。 在电子舌实验中,我组先将三种剂量的糖和纯药提取物、纯熬制的糖进行比较,得到其区别度。结果为三组剂量的糖均与纯药提取物较为接近,与纯熬制的糖并不接近。说明制作出的糖并非甜味很重,仍具有一定的中药口感。同时,我组还将高剂量的糖和市售的糖(金嗓子喉宝、西瓜霜含片、藏密糖、甘八味)进行电子舌比较,得出高剂量的糖与西瓜霜含片较为接近,说明其口感可被大众所接受。 (六)试吃者情况分析 纳入试吃标准为: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平常时常觉得身体发热,喜欢吃冷的食物,喜欢喝水但仍时常觉得口干舌燥;脸色容易面红耳赤,脾气容易心烦气燥;舌苔红或绛红,尿液较少且偏黄。共计有30人试吃过保健糖,其中男性7名,占23.33%,女性23名,占76.66%;老师6名,占20%,同学24名80%;年龄在30岁以上10人,占33.33%,年龄在30岁以下20人,占66.66%。 现共罗列出热性体质表现10种,分别为:喜欢吃冰凉的东西或饮料(表现1)、喜爱喝水但仍觉口干舌燥(表现2)、常常脸色通红、面红耳赤(表现3)、脾气差且容易心烦气躁(表现4)、畏热喜凉,多形体消瘦(表现5)、全身经常发热又怕热(表现6)、经常觉得手心、脚心发热(表现7)、经常在下午或日出后觉得发热喜冷(表现8)、经常便秘或粪便干燥(表现9)、尿夜较少且偏黄(表现10)。试吃者分析报告详见附加材料。

作品图片

  • 清口保健方药与剂型的研发
  • 清口保健方药与剂型的研发
  • 清口保健方药与剂型的研发
  • 清口保健方药与剂型的研发
  • 清口保健方药与剂型的研发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针对热性体质的口气问题,研制出以中医辨证为理论基础的清口保健品。 技术关键: (1)首次针对热性体质,运用中医辩证思路,选取合适方药。 (2)针对古方,运用现代中药提取和制剂技术(3)以白砂糖、葡萄糖浆为原料,添加山梨醇、柠檬酸、薄荷脑为辅料,研制出清新口气保健硬糖和棒棒糖,并分为重度、轻度、中度,适用各个年龄层的热性体质人群。 主要技术指标: (1)本项目组研制的清口保健硬糖大小为3*3cm、3*4cm,棒棒糖最大为5*4cm。硬糖重量在3±1g。棒棒糖的重量在5±1g。其中重度含中药量10%、中度8.3%、轻度6.6%。口感较为适宜,清凉中有中药感并带有甜味。 (2)TLC的薄层色谱分析,显示有效成分均存在,且与双花茶原水煎液相比,色谱行为一致。 (3)电子舌对3种不同口感的清口保健样品、纯中药提取物、纯熬制的糖以及4中不同市售产品糖进行检测和评判。 (4)招募试吃者试吃。试吃者对于保健糖的口感、颜色、大小、效果等进行评判,并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 主要发明创新点: (1)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清新口气产品,在正确理解运用中医辩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热性体质口气问题,优选方药和药食两用的中药,保证食品和药品安全。运用现代中药提取和制剂技术,研制出清新口气保健品,并分为三种不同的中药剂量,适用于不同人群。 (2)本品较为环保、便捷和安全。 (3)在后期评判成品中,引用电子舌。用数据化的方式来评判成品。

科学性、先进性

作品与现有产品比较: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四类清新口气产品。 第一类是口香糖。本品较口香糖更为环保、安全。 第二类是口腔喷剂。本品较口腔喷雾更价廉物美。 第三类是漱口水。本品较漱口水更易被国人接受,不含刺激性消毒成分。 第四类是国内与中药有关的口气清新产品,本品较其更具有中医基础理论支持。 作品与现有技术比较的先进性: (1)中药常用的提取技术为醇提法、水提醇沉等。但容易缺失有效成分,在有效成分较多的方药中不适合。作品运用水煎液提取和双提法,保证有效成分不容易丢失,且操作简便、易行。 (2)在制糖工艺中,保持在110度左右缓慢熬制,防止转化糖过多而使糖焦化。同时,只添加必要的防腐剂和抗氧剂,不添加色素、香精等,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3)后期使用试吃者口感评价和电子舌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改变单一的人为评价,更能客观反映保健糖的口感和保健效果,也方便改进和生产。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1.2011年4月29日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四届 “神农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获得三等奖 2.2011年5月25日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优秀项目

作品所处阶段

实验室阶段,尚未结题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图片、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技术特点和优势: (1)首次针对热性体质,运用中医辩证思路,选取合适方药。 (2)采用古方提取,保证有效成分不流失。 (3)研制出清新口气保健硬糖和棒棒糖,并分为重度、轻度、中度,适用各个年龄层的热性体质人群。 (4)在中药保健品中,首次运用口感评价和电子舌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好改进保健硬糖。 主要用途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个年龄层热性体质的清口保健产品。 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 (1)进行保健品的查新,并得出查新报告,争取申请专利。 (2)获得专利申请后,与厂家合作完成成品。成品完成后通过广告、销售员宣传等方式流入市场。 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1)本项目的研制,有利于开拓中药衍生保健产品的市场,对发扬中医药具有一定的意义。 (2)本产品注重以人为本,以热性体质人群为主,针对不同年龄均有适宜的含药量。 (3)本项目推出的中药系列口气清新保健品,可有更广的适应面,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将带来经济效应。 (4)本品可以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环保价值。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食品的口感特征分析主要从人工感官评价入手。但是,人工感官评价往往结果数据往往比较模糊,难以用客观的数据表达出来。这就给分析比较不同啤酒口感风味带来了一定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传感器化学的研究,一些新型检测工具逐渐出现。 电子舌(Electronic Tongue)作为一项新技术已逐渐应用到食品检测当中[1]。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具有选择性的传感器采集样品内有效离子(某一种口感主要由其导致),通过定量分析对口感的某一方面强度作出判断[2]。目前电子舌主要应用于食品领域较多,如利用电子舌识别炒青绿茶的等级[3]、电子舌技术在啤酒口感评价中的应用[4]、多频脉冲电子舌对酒类品种区分与辨识[5]等。尚未应用于中药保健品领域,此为首次应用于中药保健品领域。 参考文献: 【1】 雷勇杰,章桥新,张覃轶.电子舌常用传感器研究进展[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26(2):4-7 [2] KiyoshiT.Tastesensor[J].SensorsandActuatorsB,2000,64:205-215 [3] 王新宇, 陈全胜,利用电子舌识别炒青绿茶的等级【A】,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 28) :8872 – 8873 [4] 李阳,陈芹芹,胡雪芳等,电子舌技术在啤酒口感评价中的应用,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1):122-127 [5] 田师一,邓少平.多频脉冲电子舌对酒类品种区分与辨识 [J].酿酒科技,2006,11:24~26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