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射频段电子自选共振仪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数理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该作品主要是应用于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在射频段实现电子自旋共振。测量样品信息朗德因子及地磁场的竖直和水平分量。该仪器调节简单,结构紧凑,功能较为完备,完全可以满足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课程需要。
- 详细介绍:
- 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的对象是具有未偶电子的物质。在化学、物理、生物和医学等各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实现电子自旋共振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微波段,二是在射频段,与微波段之相比,射频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而且调节方便,理论清晰,因此更容易为学生所接收。但是射频段的实验仪器却很缺乏,一方面由于较上一阶段的仪器已严重老化,另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市场上的仪器十分昂贵...(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1、设计发明目的 在原有的中山大学研发的DS-1型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的基础上,经部分电路重新设计和结构优化得到原理明确、调节方便、结构合理和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型射频段电子自旋共振仪。 2、基本思路 所设计的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边限振荡器、励磁与扫场线圈、电源、探头部分、样品。电源其可以提供12V电压以驱动边限振荡器、提供50-400mA电流以驱动励磁线圈产生磁场、提...(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该作品主要是立足于物理教学实验需要进行自主研发创新以改进原有实验仪器性能。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作品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做出阐述 1、边限振荡器的振荡电路由变容二极管及样品线圈等构成,通过改变电压实现振荡频率的调整,频率范围为17~22MHz,比DS-1型电子自旋共振仪的调节范围宽的多; 2、通过重新改装探头部分的内部结构,使该仪器对地磁场的测量显示出优越性。 3、射频线圈与边限振...(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2010年9月获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该作品的设计制作部分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应用于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之中,完全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技术转让方式
- 暂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该作品主要以实物形式现场操作进行展示。此外,还可以辅助图片加以说明。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使用说明: 该作品附件带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详情可见附件。 该作品目前主要为了满足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任务。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作为近代物理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各高校广泛采用的是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但与之相比,射频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由于结构简单,理论清晰,操作简单,因此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为此,希望以现代电子学技术为基础,在DS-1型电子自旋共振仪的基础上,设计并...(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电子顺磁共振(EPR)是由不配对电子的磁矩发源的一种磁共振技术,是研究化合物或矿物中不成对电子状态的重要工具,用与定性和定量检测物质原子或分子中所含的不配对电子,并探索其周围环境的结构特性.电子顺磁共振亦称电子自旋共振(EPR). 下面就国内外对电子自旋共振仪的研究概况作如下阐述: 1、1995年前后上海复旦大学通过对学生做实验情况的认真思考及总结 后,将微波段实现电子自旋共振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