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福州内河底泥有机碳、硫化物及油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本次调查从福州107条内河中选取了打铁港等共8条内河进行了底泥取样调查,使用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GB17378.5-2007)对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17378.5-2007)对硫化物含量进行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17378.5-2007)对油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并以“打铁港”内河为例,对其测定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其采样点周边环境提出改善水环境方案。
详细介绍:
底泥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底泥化学组成,化学状态,生物群落等直接影响河流自净能力和上覆水体水质。底泥中的有机碳,油类化合物及硫化物的含量越高,说明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越严重。福州自建城以来就与水密不可分,内河污染现象严重影响福州的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城市投资环境。通过本次调查可以为福州内河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本作品从福州107条内河中选取了打铁港、晋安河、凤坂河、港头河、浦东河、磨洋河、光明港、洋洽河共8条内河进行了底泥取样调查,使用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GB17378.5-2007)对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17378.5-2007)对硫化物含量进行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17378.5-2007)对油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并以“打铁港”内河为例,将其测定值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标准值作对比分析并结合其采样点周边环境提出改善水环境方案。

作品图片

  • 福州内河底泥有机碳、硫化物及油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 福州内河底泥有机碳、硫化物及油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 福州内河底泥有机碳、硫化物及油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 福州内河底泥有机碳、硫化物及油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 福州内河底泥有机碳、硫化物及油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从福州107条内河中选取了打铁港等共8条内河进行了底泥取样调查,对其中的有机碳、硫化物、油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并以“打铁港”内河为例,将其测定值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标准值作对比分析并结合其采样点周边环境提出改善水环境方案。通过本次调查可以为福州内河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主要具有以下特色:一、相对于水体,底泥的化学成分更加稳定。故使用本作品中的方法检测水质,相对于水体检测,可以减少实验时间。二、本作品将化学测定与实地环境调查相结合,使得分析结果同时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性,为当前福州内河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底泥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测定福州内河底泥中有机碳、硫化物及油类化合物含量,可以了解福州内河的水质情况,并为现今福州的内河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建设性意见。

学术论文摘要

本次调查从福州107条内河中选取了磨洋河(MY)、浦东河(PD)、凤坂河(FB)、晋安河(JA)、打铁港(DT)、光明港(GM)、港头河(GT)、洋洽河(YQ)共8条内河进行了底泥取样调查,使用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GB17378.5-2007)对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17378.5-2007)对硫化物含量进行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17378.5-2007)对油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并以“打铁港”内河为例,对其测定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其采样点周边环境提出改善水环境方案:一是要使用科学手段,改善内河水质,二次利用底泥。二是要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建立水质检测长效机制。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白晓慧,陈华林,刘和华.城市内河水体污染修复中沉积物的影响与控制. 2006-01-20. [2] 冯奇秀,底泥生物氧化与城市黑臭河涌治理[J].中国水利.2003,总484期: 47-48. [3] 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1-326. [4] 田耀金,宋晓光.河道底泥污染及其处置方法[J].中国水利,2007,(12):67. [5] 唐迎洲,阮晓红.城区河道底泥修复技术探讨[J]. 北方环境,2003,28(2):39-4140. [6] GB 17378.5-2007 海洋监测规范[S]. [7]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S].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我国有关内河底泥化学分析方面的文献还不是很多,特别是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底泥化学组成的国家标准。本作品所测定的有机碳、硫化物及油类化合物三个指标在国内同类课题研究中并不多见,而有关水质调查的文章大多测定的是COD(化学需氧量),氮,磷等指标的含量;同时,大多数课题中往往注重对测定数据的分析,而常常忽视采样周边环境的调查与分析,这就使得文献中提出的一些方法可行性不大,不能够因地制宜。国外在内河疏浚及底泥处理方面有许多先进经验,但中国内河实际状况比较复杂,特别是福州市区内河纵横交错,东西南北交织成网,水网平均密度之大,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都属少见,对于许多底泥处理方法尚不具有相应条件,故国外文献中提到的许多处理手段都不适合直接运用于内河整治工作中去,甚至国内其他城市内河底泥的处理方法有时也不能直接套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