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型调查--以驻沈高校大学生为例
小类:
哲学
简介: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指导,以大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以调查问卷为基本方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程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学习途径及需求层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提出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实现大众化的有效方式和加强大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议。
详细介绍: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驻沈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在大学生中按学院、专业和年级进行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478份,有效率为95.6%。调查以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为主。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我们还通过与在校生交流、访问的形式作了进一步调查,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此次调查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指导,以大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为掌握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好的实现大众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佐证。调查的基本维度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程度、接受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和原因、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实现大众化的有效方式。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程度 (1)大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有一定了解 (2)大多数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信仰较为坚定,积极向上,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多数学生对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动力和原因有较为科学、客观、理性的认识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接受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们调研小组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模糊,信仰不坚定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 (1)当代大学生多是成长在较为严重的“应试教育”体制中,老师、家长及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学习不重视。 (2)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看,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接收正确信息的渠道不足,以至于当代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 (3)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导致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去兴趣。其次,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缺乏实用性、延展性,对学生的教育性不强。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途径及需求分析 在调研中,多数学生对现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中的传播和教育态度不够积极,兴趣不够浓厚,对教学成效评价不高。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途径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基础较为薄弱,给进入高校内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提出了难题和挑战,使很多比较深刻的思想探讨难于进行,而多停留在老师讲授基本原理和内容的层面上。其次,对学校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表示不满意,而大学生回到家中后,也没有能够接受到应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熏陶。 (2)大学生对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途径的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自学时会选择多种多样的途径进行了解,这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全面了解也是很有好处的。 除学校和家庭之外,社会实践现在也是广受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实现大众化的有效方式 1、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大众化,首先要打破局限的课堂讲授形式,使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时代性的,有生命力的过程 2、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大众化,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与有效的实施方案,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持续有效的在大学校园中传播,而不是半途而废 3、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大众化,就要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平台 四、加强大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议 1、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 2、完善高校课程教育的建设 3、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师资力量建设 4、增加社会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指导,以大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以调查问卷为基本方法,为掌握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好的实现大众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佐证。基本思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概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程度、接受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和原因进行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探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实现大众化的有效方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目前,学术界和实践工作中,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特征、范式、实践基础、文化环境、推进意义及推进方法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但是对以大学生为研究群体,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原因及学习途径和需求缺乏研究,对很好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方式研究也比较匮乏。作品正是基于以上理论研究不足,作为作品的研究的创新点和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将为掌握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好的实现大众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佐证,拓展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加强高校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巩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作品摘要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指导,以大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以调查问卷为基本方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程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学习途径及需求层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提出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实现大众化的有效方式和加强大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平章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郭艳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1.1 蒙健堃.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讨—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2 姚桓.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条件、路径、方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2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学术界和实践工作中,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特征、范式、实践基础、文化环境、推进意义及推进方法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但是对以大学生为研究群体,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原因及学习途径和需求缺乏研究,对很好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方式研究也比较匮乏。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