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Cul-Virool系统 --基于文化传播的三维虚拟校园系统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信息技术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本Cul-Virool系统旨在着力构建基于文化传播的三维虚拟校园系统。项目通过自主开发的造型技术构建学校的三维虚拟主场景,并实现校园场景交互式漫游,信息搜索引擎等功能;构建校园信息港,实现信息的多渠道交互共享;运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校园特有的文化因素,经过视听觉等感官的模拟,在展示一个全新的三维视觉的同时,着力凸显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漫游者时刻能感受文化的气息,以实现虚拟系统的文化传播等功能。
- 详细介绍:
- 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独有的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及自主性一直是信息领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方向之一。 本项目组通过构建学校的三维虚拟场景,实现校园场景交互式漫游,并辅以校园信息港,信息搜索引擎、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等功能。通过计算机技术整合绘图,声音、影像,动画等,再结合我们校园所特有的文化因素,在经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模拟,展示一个全新的三维视觉的同时,同时向大家展示学校深厚的...(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通过构建我校的三维虚拟场景,实现校园场景漫游,突出校园文化传播和生态文物保护。主要功能包括建立校园立体地图、实现交互式漫游、构建校园信息港,满足信息搜索和实景虚拟漫游需要、实现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价值功能。 创新点:本项目组改进了传统的粒子系统、水波动画和扫掠曲面生成算法,通过改造粒子形状、周期性波动振荡器以及三角样条放样技术等实现了新型的喷泉系统和曲面造型方法。同时凸显了人文教育...(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1、技术创新:现有的软件技术,虽有其稳定性,但不能全面的满足真实感与实时性的需要,通过项目研发,我们提出了基于三角样条放样和混合坐标系的Skinning曲面设计方法;通过改造粒子形状和周期性波动振荡器改进了传统的粒子系统和水波动画算法,实现了较好的喷泉系统和造型方法。 2、文化创意:本作品充分立足学校“文化育人”办学特色,围绕学校标志性人文建筑——敬敷书院和安徽大学红楼,突出校园...(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本作品参加了2010-2011年安庆师范学院科研立项,并在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顺利通过了初审、复赛与决赛,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作为六件作品之一,代表我校参加 第四届“挑战杯”合锻股份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技术服务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现场演示、图片、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1、本作品建立了校园立体地图,还实现了校园场景的交互式漫游,同时配备声乐与广播,更具真实性。 发挥我校特色,建立校园特色建筑虚拟模型,提出新的历史文物保护理念,同时以校园文化为主线,增强大学生活透明度。 通过小组研发,利用openGL语言和VC++开发环境,开发出粒子系统、水波动画和建模扫掠算法,实现了更优的喷泉系统和造型方法。 2、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人们希望得到更丰富的三维...(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自20世纪以来,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独有的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及自主性一直是信息领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方向之一。 在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方面做的较好的有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我国,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科院等单位在虚拟现实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的相应比较早,相关成果也比较多。据统计,我国最早建立虚拟校园的高校是天津大学,其后是浙江大学、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