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沈阳铸造博物馆为例
小类:
管理
简介:
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持和重构城市文化性格,成为遗产地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本文引入博物馆模式的研究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法,分析了工业遗产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的特点、沈阳铸造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并以2013年沈阳全运会为契机,提出沈阳铸造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采用改造性再利用、拓展新功能等策略,为博物馆类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和建议。
详细介绍:
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持和重构城市文化性格,重塑区域旅游形象,成为遗产地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本文以沈阳铸造博物馆为例,通过对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旨在为博物馆类工业遗产的旅游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和建议。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工业遗产旅游概念的界定 (一)工业遗产 (二)工业遗产旅游 二、工业遗产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的形成和特点 (一)工业遗产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的形成 (二)工业遗产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的特点 (三)我国工业遗产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 三、沈阳铸造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及开发前 (一)沈阳铸造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 1.铸造博物馆已成为沈阳乃至辽宁标志性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2.铸造博物馆初步形成与会展等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局面 (二)沈阳铸造博物馆旅游开发前景 1.政策背景 2.全运契机 3.升级改造 四、沈阳铸造博物馆旅游开发策略 (一)以保护为前提,走改造性再利用之路 (二)发挥创新精神,拓展工业遗产博物馆的功能 1.休闲功能 2.会展功能 3.创意功能 (三)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不断改进和提升博物馆旅游产品品质 1.提高旅游解说服务质量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3.创新博物馆展陈形式和内容 (四)整合多种沟通渠道,加强营销宣传力度 第一,强化现有宣传手段。 第二,加强网络宣传力度。 第三,着重对学生群体的宣传。 第四,加强对有特殊情节群体的宣传。 第五,加强友好合作,扩大宣传范围。 (五)多方合作,将铸造博物馆打造成沈阳旅游的知名品牌 五、结论与展望 工业遗产通常具有民族性和国家性,象征着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增进民族的自豪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沈阳是共和国的工业长子、中国的鲁尔,铸造博物馆是沈阳大工业时代的化石,是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标志性工业遗存,对沈阳铸造博物馆进行保护和旅游利用不仅有效地延续了沈阳城市的文脉,有助于当地居民场所感的保持,还为2013年沈阳全运会的举办打造了一个靓丽的工业旅游产品,有利于沈阳城市旅游形象的重塑和推广,同时也为博物馆类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探索提供了有益思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以沈阳铸造博物馆为例,通过对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旨在为博物馆类工业遗产的旅游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和建议。 首先分析了工业遗产的概念、内涵;其次调查分析工业遗产旅游博物馆开发模式的特点,掌握其特征、价值;然后分析沈阳铸造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机遇及挑战;最后结合沈阳铸造博物馆的特点,着眼沈阳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全景,提出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策略。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第一课题研究的视角新。基于旅游学和博物馆学的视角研究工业遗产的开发,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该视角可以较全面系统地为研究目标服务; 第二研究方法新。将实践调查法、文献综述法与深度访谈等方法有效运用,进行博物馆模式下的工业遗产旅游研究,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实用范围广。可用于沈阳铸造博物馆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同时为辽宁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工业遗产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开发策略。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沈阳是共和国的工业长子、中国的鲁尔,铸造博物馆是沈阳大工业时代的化石,是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标志性工业遗存,对其进行保护和旅游利用不仅有效地延续了沈阳城市的文脉,有助于当地居民场所感的保持,还为2013年沈阳全运会的举办打造了一个靓丽的工业旅游产品,有利于沈阳城市旅游形象的重塑和推广,同时也为博物馆类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探索提供了有益思考。

作品摘要

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持和重构城市文化性格,重塑区域旅游形象,成为遗产地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本文引入博物馆模式的研究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法,分析了工业遗产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的特点、沈阳铸造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并以2013年沈阳全运会为契机,提出沈阳铸造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采用改造性再利用、拓展新功能等策略,为博物馆类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和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 [2]黎克双.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开发探析;[3]单霁翔.关注新兴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 [4]鞠叶辛、梅洪元、费腾.从旧厂房到博物馆———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新途径 [5] 吕建昌邱捷.上海世博会与工业遗产博物馆 [6]韩福文、许东.试论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空间特征与旅游开发模式。

调查方式

走访、个别交谈、书刊报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研究现状 进入20世纪,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等问题引起了国内政府部门的持续关注。2006年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主持通过了《无锡建议》,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正式提到议事日程。同年5月又发出《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目前各省、市已经推出的有关工业遗产的相关条例和措施。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可以成为遗产地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现阶段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是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 第一,工业遗产的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及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研究。单霁翔(2009),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如学者杨茹萍(2007)、安娟(2010),工业遗产的再利用。 第二,中国工业遗产的个案且研究。如学者李小波、祁黄雄对古盐业遗产及三峡旅游的个案研究。 第三,世界各国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如尝试借鉴德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典范在我国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李蕾蕾 2002),提出了提出了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拓展模式(郑斌 2009)。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遗产的管理及利用研究。如 Alfrey J&Putnam T在《遗产:关注-保护-管理》系列丛书中的《工业遗产,管理资源利用,提出要从新的视角来看待工业遗产,分析其新的利用价值和目的。 第二,工业遗产的保护意义研究。BerlietP研究了工业遗产的保护途径和方法, BinneyM和AldousT则分析了英国工业遗产状况及对本国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第三,区域工业遗产研究。如Belhoste F、CartierC等对法国工业遗产资源及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Casanelles E对西班牙, Nijhof P对荷兰的研究等。 第四,工业遗产与博物馆关系研究。如Bowditch J等。 第五,其他研究。如Wanhill SA对煤矿等工业遗产的研究; StraussCharlesHMundayM等人从经济影响方面对工业遗产地的研究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