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矿震震源机理三维模型及其应用
小类:
数理
简介:
目前,国内外对矿山地震的研究工作都受到矿山地震震源产生机理,监测台站空间分布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研究矿山地震震源产生的机理,建立三维激振模型和速度模型。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矿山地震产生的机理,对矿震进行分类。然后以波在介质中传播模型为基础,在假定介质均匀连续条件下建立矿震波的三维激震模型,进而导出矿震波的传播模型。通过在矿震监测系统的应用表明,该模型有效的提高了震级计算和定位计算的精度。
详细介绍:
目前,国内外对矿山地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矿震的类型,危险性评估与区域划分,震级计算及定位研究,矿震的预测预报。但上述工作受到了各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受到矿山地震震源产生机理,监测台站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研究矿山地震震源产生的机理,建立三维激振模型和速度模型。该模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震级计算和定位计算的精度,能够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对深部矿井煤矿...(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前矿震产生的机理尚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矿山地震产生的机理,对矿震进行分类。同时建立矿山地震发生的三维激振模型,进而导出矿震波的传播模型。通过在矿震监测系统的应用表明,该模型有效的提高了震级计算和定位计算的精度。该模型的建立解释了矿震发生机理,为后期矿震震级计算和精确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以波在介质中传播模型为基础,在假定介质均匀连续条件下建立矿震波激震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少。对矿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矿震的类型,危险性评估与区域划分,震级计算及定位研究,矿震的预测预报。因此,本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的研究将对于矿山地震的监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该论文已经在煤矿现场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作品的研究将有效的提高震级计算和定位计算的精度。并为后期矿震震级计算和精确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术论文摘要

目前,国内外对矿山地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矿震的类型,危险性评估与区域划分,震级计算及定位研究,矿震的预测预报。但上述工作受到了各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受到矿山地震震源产生机理,监测台站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研究矿山地震震源产生的机理,建立三维激振模型和速度模型。该模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震级计算和定位计算的精度,能够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对深部矿井煤矿开采工程...(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2010年12月,作为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成果一部分,获得校优秀成果奖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潘一山,赵扬锋,官福海,等.矿震监测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2] 潘一山,李忠华,章梦涛. 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 [3] 丁红旗. 关于简谐振动相位差的研究 [5] 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声学基础 [6] 叶根喜,姜福兴,郭延华,等.煤矿深部采场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的微震原位试验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我国矿井已经进入深部开采,同时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突水、顶底板变形破裂等煤矿事故频繁发生,而与之相伴发生的矿震也日趋严重。因此对矿山地震的研究具有科学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用价值。国际上十分重视矿山地震的研究,成为地震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矿山地震的定位与布局,类型与机理,预测预报,危险性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在信号识别方面,传统的人工...(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