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帮助助人者: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劳的发生与预防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共情疲劳在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领域是较新的研究主题,作品选题具有较强的前沿价值。作品探究助人者的共情疲劳问题,为预防及消除助人者的共情疲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可供参考的预防和干预模型,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另外,作品提出的预防与干预模型可以在助人者群体中得以推广,对社会具有积极贡献。
- 详细介绍:
- 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青年志愿者助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是拓展我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防灾、减灾与救灾效益的需要使然。在我国,助人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然而共情疲劳已被视为助人行业的风险之一。助人者出现共情疲劳后会表现出各类类似PTSD的症状,如:压抑、沮丧、衰竭、过度唤醒、怀疑原有价值观、世界观等;并且具有严重而持久共情疲劳症状的个体,还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与正常的日常生活。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助人工作。但是,由于他们受到生活经验、能力等的限制,其自我调适的技能略显稚嫩,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将更易受到影响。并且很多研究也表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参加助人工作以后,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后果。鉴于此,作品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劳的发生和干预进行了探讨,以企明晰该群体共情疲劳的结构和发生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和发展性辅导的视角出发建构共情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模型,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共情疲劳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作品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劳的发生和干预进行了探讨,以企明晰该群体共情疲劳的结构和发生情况,并从积极心理学和发展性辅导的视角出发建构共情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模型,为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作品坚持“理论分析—调查检验—建构模型”的基本思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作品提出共情疲劳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这类助人者的独特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对我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理论完善。 2、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明晰助人者共情疲劳的发生过程为救助者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基于助人者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提出预防与干预共情疲劳的心理资源模型,代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项目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1、为评估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测量工具。2、推广助人者共情疲劳的干预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助人者在防灾、减灾与救灾工作中的效益。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1、关注青年志愿者的心理健康。2、明晰共情疲劳的发生是建立助人者心理健康维护机制的理论基础。3、以复原力为基础的干预模式代表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导向,具有理论推广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 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青年志愿者助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是拓展我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防灾、减灾与救灾效益的需要使然。以青年志愿者为研究样本探讨共情疲劳及其影响因素,266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完成了共情疲劳简短量表、自我复原力与感知受助者创伤程度等三个测验。结果显示:(1)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共情疲劳由二次创伤与职业倦怠两个维度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2.13, RMSEA=0.07, CFI=0.96, NNFI=0.96,职业倦怠与二次创伤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8与0.61;(2) 感知受助者创伤程度在影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劳的过程中,自我复原力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共情疲劳由二次创伤与职业倦怠两个维度组成,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样本中具有可接受的测量学信效度指标;感知受助者创伤程度与自我复原力都可以预测救助人员的共情疲劳,但感知受助者创伤程度对救助人员共情疲劳的影响需通过个体自我复原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基于该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建立以复原力为核心的克服共情疲劳的干预模型。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Adams, R. E., Boscarino, J. A., & Figley, C. R. (2006). Compassion fatigu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ocial workers: A validation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6, 103-108. 2.Adams, R. E., Figley, C. R., & Boscarino, J. A. (2008). The Compassion Fatigue Scale: Its Use With Social Workers Following Urban Disaster.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8(3), 238-250. 3.Block, J., & Kremen, A. M. (1996). I 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2), 349–361. 4.Figley, C. R. (1995). Compassion fatigue as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 overview. In C. R. Figley(Ed.), Compassion fatigue: Cop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zed(pp. 1-20).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5.Figley, C. R. (2002). Compassion fatigue: Psychotherapists’ chronic lack of self car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 1433-1441.
调查方式
- 问卷、文件、书报刊物、个别交谈、图片、照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外较早开始关注给受创伤的个体提供社会支持和关爱所引起的心理后果,但也很少关注助人者(如:治疗师、消防战士、护士等)的心理健康以及他们在帮助受创伤对象时自身的情感反应(Figley, 1995)。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全面关注救助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救助人员工作特殊性的角度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Perry, 2010)。我国大陆地区较为全面关注受灾人员心理健康的活动始于克拉玛伊火灾之后(1994),兴盛于“桑美”台风 (2006)与“汶川”地震(2008)后,当前也有大量学者开始关注救助人员的心理健康。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共情疲劳”的专业文献,但已有大量文献提出了救助人员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与原则。 (1)共情疲劳的涵义与临床症状。在早期的研究中,由于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或替代性创伤(间接性创伤)在发生时间的间接性上存在相似性,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替代性创伤混为一谈(Figley, 1995)。共情疲劳确实存在与二次创伤或替代性创伤相似的症状,如出现侵扰、唤醒与逃避等症状(Bride, Robinson, Yegidis, & Figley, 2004),但共情疲劳必须是救助人员在对他人在精神或物质上有所付出的前提下产生的二次创伤(Adams, Figley, & Boscarino, 2008)。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不完全等同,但共情疲劳确实包括了二次创伤,目前大量研究在探讨共情疲劳时都把二次创伤作为其重要的组成内容,甚至还是用二次创伤直接操作化为共情疲劳。 (2)共情疲劳的发生问题。共情疲劳的发生一直是创伤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点。早期的研究认为共情疲劳的发生类似于间接性创伤(二次创伤、替代性创伤;最近的研究认为共情疲劳的发生不仅与其经历的外部事件有关,还与个体内在心理能量有密切的关系(Lauvrud, Nonstad, & Palmstierna, 2009)。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共情疲劳的产生从根本上是因为救助人员自身共情反应水平的不足造成的,其他外部因素对共情反应水平导致共情疲劳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了部分影响作用。还有研究认为(Katz, 2007),以往提出的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都不是产生救助者共情疲劳的直接原因,即使是共情反应水平也需要通过救助人员自身的心理能量发生作用,而救助者的复原力是最主要的心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