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株洲市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株洲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重工业城市,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机械等重化产业比重高达37.2%。聚集了株冶集团、中盐株化、智成化工、华银株电等企业200多家,形成以化工为主体的行业集群。化工产品结构中以初加工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传统的主导产业发展乏力,新兴的产业优势不明显,使株洲化工行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详细介绍:
株洲市化工行业尚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模式,组织结构仍存在“散、小、弱、差、重”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缺乏从可持续发展上综合考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设。 株洲市化工行业的骨干企业基本上属于资源的依次粗加工,主导产品为铅锌金属、硫酸、盐酸、烧碱、纯碱、聚氯乙烯、磷肥等大宗基础工业品,产品附加值不高,属于资源能源高消耗生产过程。 全力发展战略性产业,采取“取缔关停一批、淘汰退出一批、限期治理一批”,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链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资源回收利用良性发展模式,加强“校企、院企”合作,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现对生态环境危害的最小化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品图片

  • 株洲市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对株洲市化工行业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模式,环境污染问题及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参考。 思路:了解株洲市化工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化工行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在重视民生的“两会”主旋律下,“十二五”的节能、环保同样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对株洲市化工行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及规划,具有一定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但化工行业又是容易产生污染的行业,是工业生产中的污染大户之一。近年来尽管化工行业进行了大量的节能减排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化工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使得对株洲市化工行业发展的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通过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大幅度减少严重污染产品的生产厂点,如铬盐、铅盐、钛白粉、氯化汞触媒、硬脂酸镉等产品,要按照生产大型化、专业化的原则,尽可能合并一些生产规模小、污染难治理的厂点,改由几家大型企业专营生产,以避免造成到处污染。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改革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化工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产一种产品,往往有几种生产方法和不同的原料路线,而选用优良的方法、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对根治“三废”污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工业生产与污染控制》 作者:曾抗美、李正山、魏文韫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2]《污水处理节能降耗问答》 作者:张志峰、孟少卿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 [3] 《关于株洲清水塘工业污染》 来源:陈桦 2005年11月1日 [4]湖南工业网 《株洲市新兴战略性产业选择及发展研究》 来源:株洲市统计局 2010年 [5]株洲市人民政府 《株洲市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来源:株洲市政府办 [6]株洲市环境保护局 《株洲市2009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报告》作者:易广志 2010年 [7]腾讯网 2008年6月 《株洲拒绝重污染GDP 将关停搬迁18家大企业》 作者:周华平 刘立 [8]网易网 《株洲将关停多家重污染企业 影响20亿元GDP》 来源:红网 2008年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化工 行业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但是化 工行业 又是容易产生污染的行业,是 工业 生产中的污染大户之一。近年来尽 管 化工行业进行了大量的节能减排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化工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形势不容乐观。 全力发展战略性产业,积极培育先导性产业,稳步提升基础性产业,限制和退出劣势产业。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链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资源回收利用良性发展模式。推进品牌战略,加大品牌经营力度,做好区域性行业品牌工作,使品牌成为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争取更多的产品和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科技型产品培育,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数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选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保证建成投产后,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生产水平,把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降低到最小限度。 要加快建立完善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校企、院企”合作,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在产业化的途径和办法,扶持建立科研成果产业化转移中心、公共技术研究及扩散中心。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