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及用药规律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21世纪是系统生物学时代”,在系统论指导下,利用多学科技术研究中西医学理论实质及其内在联系,更有利于促进中西医学找到共同语言。本研究以收集近28年来国内有关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药物的核心系数(H),归经,功效和药对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能较好的发现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运用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为提供理论指导。
详细介绍:
“21世纪是系统生物学时代”,在系统论指导下,利用多学科技术研究中西医学理论实质及其内在联系,更有利于促进中西医学找到共同语言。本研究以收集近28年来国内有关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药物的核心系数(H),归经,功效和药对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能较好的发现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运用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为提供理论指导。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21世纪是系统生物学时代”,在系统论指导下,利用多学科技术研究中西医学理论实质及其内在联系,更有利于促进中西医学找到共同语言。本研究根据近28年来已发表的有关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药物的核心系数(H),归经,功效和药对频率进行统计,能较好的发现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药物的核心系数、归经、功效及药对均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以往局限于采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对中药进行药理研究,缺乏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系统的规律性研究;本研究以收集近28年来有关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现代医学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药物的核心系数,归经,功效和药对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发现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收集近28年来国内有关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药物的核心系数(H),归经,功效和药对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及研究,为开展补肾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及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法治疗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用药规律。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等医学数据库中以补肾法治疗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报道(共检索5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以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数据进行药物的频率,归经和功效的统计分析;并应用关联规则方法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中药对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频率。 结果:在54首方剂中,出现了103味中药,出现频次共为616次。在药物核心系数(H)的统计中,黄芪,地龙,水蛭,川芎,当归,牛膝等药物的核心系数(H)较大;在归经的统计中,归肝经,肾经,心经,脾经的药味和积分比较高;在功效的统计中,补益(补阴药、补血药、补阳药、补气药)、活血化瘀和平肝熄风类药的使用次数较高;在药对的统计分析中,黄芪—地龙,黄芪—川芎,地龙—水蛭等药对的使用频率较高。 结论: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药物的核心系数(H),归经,功效和药对的频率进行统计,能较好的发现补肾法为主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能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获奖情况

1.本课题为甘肃中医学院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基金项目,此研究于2009 年6月完成结题报告1份,通过专家审核,给予结题。 2.此论文2010年获甘肃中医学院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本论文于2010年在中国核心期刊《中国老年学》杂志上发表。

鉴定结果

本课题为甘肃中医学院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基金项目,此研究于2009 年6月完成结题报告1份,通过专家审核,给予结题。

参考文献

相关参考文献: [1] 尤可.论补肾法在中风恢复期的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368-370 [3] 邓启玉.补肾法为主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8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24(1):16-17. [4] 邢斌,曾林蕊,周纪芗.类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54(2):17-54. [5] 蒋永光,胡波,刘娟.等.中药复方性味的量化处理与表达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5,26(2):36-37. [7] 宿树兰,尚尔鑫等.治疗痛经方药的关联规则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383-385. [10] 顾慧,吕圭源.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功效相关的药理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2008,12(2):58-61. [12] 王丽莉,于景献.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梗塞105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1999(2):10. [13] 刘永琦,陈 丽.中药特征与神经效应的关系分析及其Logistic 回归模型.中国中药杂志,2008,34(3):251. [15] 刘嵚.浅谈益气活血药对的配伍效应[J].吉林中药,2006,26(10):63-64. [17] 刘永琦.系统生物学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7,48(10):869-875.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发展快、恢复慢、死亡率高、致残重的急性局部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给许多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据WHO公布的资料,在57个国家中,有40个国家把脑中风的死亡率列入了前三位,其中在日本和中国已占首位。 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肾精亏虚、元气不足既是中风发病的基础, 又是中风恢复期的主要病机,所以补肾在中风的恢复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补肾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风的恢复期。运用补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中风在经过及时治疗脱离危险后,其中80%患者遗留下可不同程度的患肢功能障碍,即偏瘫[1],利用多元分析技术探讨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用药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统计分析了54篇利用补肾法为主为主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文献报道,综合结果表明采用补肾法为主共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3459人,其中显效2239人,有效973人,无效247人,总有效率为92.85%,证明补肾法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基本大法。 “21世纪是系统生物学时代”,在系统论指导下,利用多学科技术研究中西医学理论实质及其内在联系,更有利于促进中西医学找到共同的语言[2-3]。近20多年来,通过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及值得参考的文献资料,这也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以往大多局限于采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对中药进行药理研究,缺乏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系统的规律性的研究[4]。 本研究以收集近28年来国内有关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药物的核心系数(H),归经,功效和药对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能较好的发现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能为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用药规律及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洪患.实用中西医结合偏瘫康复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2] 陈竺.系统生物学-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J].世界科学.2005,(3):2-6. [3]刘永琦.系统生物学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影响.中医杂志.2007,48(10):869-875. [4] 王虹菲,刘启贵,刘 辉.构建中药免疫数据库及对中药免疫规律的研究.中草 药.2007,38(2):297-299.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