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泸州市女性绝经年龄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关爱女性健康不仅是人群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医疗水平提高的彰显,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目前泸州市城乡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及健康状况,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史、婚育史、生活行为方式、饮食习惯等,经数据收集、整理、筛查、逻辑检验、输入数据后,统计客观数据并分析出影响女性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探讨结果意义所在。为延长女性绝经年龄及卫生保健提供依据,同时服务地方医疗保健机构,给予实施相关措施的数据支持。
详细介绍:
世界各国对女性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既是人群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1989年全国围绝经妇女健康调查协作组调查的平均绝经为49±3.7岁。1999年北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所得平均绝经年龄为48.41岁。本次调查泸州市区及周边农村本研究对泸州市区及周边农村30~70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均自然绝经年龄(48.95±3.77)岁,30~55岁组平均绝经年龄48.15岁,56~70岁组平均绝经年龄49.39岁,两组在近30内平均自然绝经年龄提前了1.24岁(P<0.001)。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工作性质、劳动强度、月经初潮年龄、首孕年龄、末次怀孕年龄、首育年龄、剖宫产次数、补钙对绝经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有:月经初潮年龄、首孕年龄、末次怀孕年龄、剖宫产次数和补钙(P<0.05)。结论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与生理状况、生存环境、生活水平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月经初潮年龄提前、末次怀孕年龄提前、人均剖宫产次数增加是导致近30年内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提前的重要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加强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同时社会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是调查目前泸州市城乡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及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女性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为延长女性绝经年龄及卫生保健提供依据。 基本思路是通过对泸州市区及周边农村2000余名30~70岁妇女进行了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用自填和问答结合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史、婚育史、生活行为方式、饮食习惯等,经过前期准备、预调查、修改调整、实施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及录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撰写论文或报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次研究依托学校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课题,整个流程、论文及报告撰写等都在相关教研室教授和老师们的指导下悉心完成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同时参考了许多相关研究,联系该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问卷的设计和调查安排,发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使得本次调查研究保质按时完成,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进行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独特之处,该调查服务地方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经验。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已受到世界性重视,国内外已开展不少有关研究,并发现绝经年龄提前与生理、 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不同地域的女性因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其绝经的情况有所差异,实施区域性的绝经情况调查更有针对性,使广大女性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减缓衰老,延迟绝经。并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卫生保健资源,做出正确的生活方式引导。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用有限资源创造最大价值。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调查目前泸州市城乡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及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女性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泸州市区及周边农村30~70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经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女性绝经年龄的因素。[结果]平均自然绝经年龄(48.95±3.77)岁,城郊平均绝经年龄相差0.6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55岁组和56~70岁组两组在近30内平均自然绝经年龄提前了1.24岁(P<0.001)。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工作性质、劳动强度、月经初潮年龄、首孕年龄、末次怀孕年龄、首育年龄、剖宫产次数、补钙对绝经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月经初潮年龄、首孕年龄、末次怀孕年龄、剖宫产次数和补钙对绝经年龄有影响(P<0.05)。[结论]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与生理状况、生存环境、生活水平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月经初潮年龄提前、末次怀孕年龄提前、人均剖宫产次数增加是导致近30年内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提前的重要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加强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同时社会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获奖情况

获得学校2010年科技文化节论文比赛自然科学一等奖

鉴定结果

获得学校2010年科技文化节论文比赛自然科学一等奖

参考文献

1.Kato I;Tonilo P;Akhmedkhanov A Prospective study of factory influencing the onset of natural menopause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1998。 2.Do KA;Treloar SA;Pandeya N Predictive factors of age at menopause in a large Australian twin study HUMAN BIOLOGY 1998 3.静苓.赵珩,葛秦生 围绝经期的流行病学调查 生殖医学杂志,1993,2:23~26 4.全国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调查协作组绝经年龄有关因素分析 江苏医药.1990,16:242~245 5.北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北京医学 2002,24(3):177~179 6.农村妇女绝经年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6(10):763~764 7.Boulet MJ,Oddens BJ,Lehert P,et al.Climacteric and menopause in seve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J].Maturitas,1994,19(3):157~176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中文文献:国内文献对女性绝经年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还比较少,许多研究和探索还不是很成熟,一些研究之间还存在相反的结果,目前国内文献主要以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探究女性绝经问题:(一)分析孕产情况、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绝经年龄的影响。例如《全国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调查协作组绝经年龄有关因素分析》 (江苏医药 1990).(二)主要从女性劳动性质,劳动强度,收入情况,文化程度,卫生条件等方面入手,强调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例如《农村妇女绝经年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三)除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以外,从患病情况、自觉症状、生化检测指标、心理量表评分等诸多现有条件下可收集的影响因素来分析绝经情况,使得此类研究更加全面而且拥有足够的客观指标。例如《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医学 2002)。 二.外文文献:国外诸多国家对女性绝经年龄早已做过相关调查研究,因种族、地域、文化等的差异,其某些研究结果的可比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但是总体上这类问题的研究方式还是殊途同归,涵盖了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同时研究围绝经期的健康问题引起患其他疾病几率的增减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例如《 Kato I;Tonilo P;Akhmedkhanov A Prospective study of factory influencing the onset of natural menopause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1998)。 三.对上述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的简单总结 1.研究成果对论文写作的启发:通过参考上述研究资料,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对女性绝经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我们从一般人口学特征、孕产情况、月经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着手,客观地反映了调查数据,系统地描述了影响女性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根据所得结论对地方医疗保健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 2.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对于大规模流调,其可靠性、真实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往往同一国家不同城市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其原因有样本差异、信息采集错误、调查员自身素质不一、调查过程存在不足等。此外此类研究涉及疾病及遗传史等问题时,调查信息的收集缺乏严格的筛查标准和规范。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