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基于图像识别的教室节能系统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机械与控制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现今高校教室电量浪费严重,本作品实现对高校教室日光灯的分区、分时及分光照条件的智能控制以减少电量浪费。本作品基于ARM9芯片,嵌入Linux系统,并移植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实现对教室内人体目标的识别,确定其位置。通过ZiGbee将数据传输给终端的下位机控制模块,在非上课时间且光照条件不满足时,下位机控制部分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日光灯的亮灭。在意外情况下,下位机控制部分可以由人工控制。
- 详细介绍:
- 本装置在物理组成上包括四部分,主控处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模式选择模块。首先我们对此装置进行数据信息的初始化,根据此装置所应用的场所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四个控制区域(A区、B区、C区、D区)。然后应由用户(老师或管理员)通过模式选择器自行选择人工开灯和自动开灯两种模式中的一种。 在人工控制模式下,由用户利用键盘输入器自行控制灯具的亮灭状态。系统设定人为模式会持续一段合...(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本作品在不改变教室内灯具类型的情况下,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根据室内照度、人数和位置及时高效的实现分区控制。先进性在于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其效果与红外节能产品比不受室内温度的影响,更准确;优先考虑室内光照对灯具开闭的影响,与目前同类产品对光照处理的技术比,其测试范围缩小可以更精确的对每个小灯区进行节能控制,且在光线弱但无人时,依然处于关闭状态;本装置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人工和自动双重控制。 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
- 本作品在不改变教室内灯具类型的情况下,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根据室内照度、人数和位置及时高效的实现分区控制。采用图像识别技术,与红外节能产品比受外界干扰小,更准确;优先考虑室内光照对灯具开闭的影响,与目前同类产品对光照处理的技术比,其测试范围缩小可以更精确的对每个小灯区进行节能控制,且在光线弱但无人时,依然处于关闭状态;本装置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人工和自动双重控制。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无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已完成。
技术转让方式
- 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图纸,照片,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使用说明及技术特点:首先由用户确定装置开启的模式:自动和人为模式。自动模式时装置根据室内光照、人数和位置及时有效地控制室内灯区状态;人工模式时由用户自行控制。 ●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此装置可推广到其它需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节能的场所,作为大型装置的一个小部件使用。 ●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一个月的实验数据显示,一间6×10的教室平均每天节约2度电,一年(300天)折合人民币20386.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针对高校教室照明出现的人少灯多、人走灯亮造成的电能大量浪费的现象,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有2种: (Ⅰ)利用远红外智能控制开关技术制作的节能产品。将人体的温度作为检测目标,当人体在其探测区域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存在,从而实施对控制电路的驱动,实现对控制对象的具体控制。做到有人灯亮,无人灯灭。 (Ⅱ)将远红外智能控制开关和光敏传感器结合制作的节能产品。在检测人体的同时,考虑光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