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高层建筑火灾新型连续救援系统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机械与控制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本作品的基本结构是在现有云梯车上安装一套简单经济并且容易实现的救援系统。顶部加入的水平通道可随云梯臂同步动作,迅速搭建至救援位置,与高层窗户或阳台接触,遥控控制救生袋循环救援,并且不影响云梯车正常灭火。
- 详细介绍:
- 我国一些发达城市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已经呈现加速上升态势。高层建筑火灾的有效救援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设计发明的目的:为解决当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在现有云梯车上安装一套简单、经济并且容易实现的救援系统,使得救援的效率大幅度的提高。 该作品的创新点:1、该系统速度可调,并且采用双向循环救援的原理,进行连续救援,效率极高。2、该系统结构简单,...(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设计、发明的目的:为解决当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在现有云梯车上安装一套简单、经济并且容易实现的救援系统,使救援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该作品的创新点:1、结构简单,顶部水平通道可随云梯臂同步动作,迅速搭建至救援位置,不影响云梯车正常灭火。2、速度可调,遥控与智能检测控制,双向循环救援。3、采用拉索式耐高温柔性逃生袋,防烟熏和刚性碰撞。技术关键:钢丝...(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目前对于营救高层火灾中被困人员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绝大部分是由云梯车直接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对被救人员没有有效的防火、防热等保护措施,尤其对老幼病残或恐高症等特殊人群不适用。据有关数据,以30米高度为例,采用云梯车工作斗救人需要5至7分钟。而且每次最多救援4人。而在本系统实施救援时,钢丝绳按平均2.5m/s的速度计算,单次4人入袋,每次被救人员按5s进出救生袋,七分钟可使80人到...(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无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经允许方可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模型、现场演示、图片、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使用说明:与云梯车工作斗装配的水平通道与高层窗户或阳台接触,遥控控制救生袋循环救援。 技术特点和优势:传动机构简单实用,速度可调、可控,可随云梯臂灵活变高度,被救人员在封闭式耐高温救生袋可避免烟气熏呛。 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各类高层建筑突发事故救援,应急性土建工程搭建,山涧紧急搭建绳索滑道。整套系统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制造成本低,救援效率高并有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迎合社会的发展...(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国内外主要高空救援装置:据相关科学数据,以30米为例,消防云梯车救援4人需要5-7分钟,利用率和效率太低。国内的柔性逃生滑道,需要被救人员直接跳入滑道,只是依靠身体与滑道的直接摩擦阻尼控制下降速度。各类高层自主缓降器使用具有局限性,需要克服恐惧心理,还要会操作并掌握平衡,否则很容易受到二次性意外伤害。丹麦的高楼逃生鞋、德国的运载器、日本的室外螺旋楼梯、阿根廷的滑箱都需要高楼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