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胞宫相关穴位电阻变化规律与原发性痛经的关联性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疾病,本研究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理论为依据,选取太冲、太白、三阴交、关元、气海、中极、命门、列缺穴位作为相关穴位,通过测定穴位在经期的电阻值,以观察相关腧穴电阻值变化以及双侧电阻失衡现象,进一步探明人体胞宫相关经脉腧穴电阻变化规律与胞宫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相关腧穴对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穴位电阻值及失衡率与原发性痛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详细介绍: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在20%~90%,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痛经发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但胞宫相关穴位与其电阻变化尚研究不多,本研究在指导老师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理论为依据,选取太冲穴、太白穴、三阴交穴、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命门穴、列缺穴作为相关穴位,通过测定上述穴位在经期的电阻值,以观察相关腧穴电阻值变化以及双侧电阻失衡现象,进一步探明人体胞宫相关经脉腧穴电阻变化规律与胞宫疾病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腧穴对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以期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选择有效腧穴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穴位电阻值及失衡率与原发性痛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旨在探明与原发性痛经相关腧穴电阻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相关穴位阻抗失衡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选择有效腧穴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理论为依据,选取太冲、太白、三阴交、关元、气海、中极、命门、列缺作为相关穴位,通过测定穴位在经期的电阻值来观察相关穴位电阻值及双侧电阻比值变化规律,进一步探明人体胞宫相关经络中穴位阻抗失衡与胞宫疾病的相关性。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在病理状态下相关经络、穴位的电阻值增高,而且导电性能左右不对称十分明显。 先进性及独特性:目前对疾病相关经络、穴位的导电性能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而且对于胞宫相关穴位在胞宫病变中的电阻值变化特点仅见1例报道。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相关穴位电阻值变化及双侧电阻比值变化规律。 2. 探明人体胞宫相关腧穴电阻值变化规律与胞宫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对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选择有效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胞宫相关穴位太冲、太白、三阴交、关元、气海、中极、命门、列缺穴位电阻值,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以此探讨人体胞宫相关穴位电阻值变化规律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相关穴位电阻值,记录上述穴位电阻值以及双侧的穴位比值,以比值超过1.0±0.2范围定为失衡标准,比较穴位电阻值变化及双侧穴位的失衡比率。结果正常组的三阴交穴失衡率为30.3%,痛经组的失衡率为48.1%,P>0.05;正常组太冲穴失衡率为27.3%,痛经组的失衡率为63.5%,P< 0.05;正常组太白穴失衡率为33.3%,痛经组的失衡率为65.4%,P< 0.05;正常组列缺穴失衡率为27.3%,痛经组的失衡率为53.8%,P< 0.05。关元穴电阻值比较,P<0.05;命门穴电阻值比较, P<0.05;中极穴电阻值比较,经,P<0.05;气海穴电阻值比较, P> 0.05。关元、命门、中极、太白、太冲和列缺穴位具有明显差异,气海、三阴交穴可见一定相关趋势。结论胞宫相关穴位与原发性痛经具有关联性。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丰有吉,沈 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5 Jamieson DJ, Steege JF. The prevalence of dysmenorrhea, dyspareunia, pelvic pain,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primary care practicesJ[J].Obstet Gynecol, 1996(87):55. 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 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1980,15(4):219 佘延芬,孙立虹,李新华,等. 关于原发性痛经患者双侧三阴交穴穴位电阻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7):496-499 黄荷凤,何赛男.子宫前列腺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1995,22(5):265-268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5 马玉侠,衣华强,刘兵,等. 近20年原发性痛经针灸方法统计分析.山东中医杂志.2009,28(9):595-596 陈旭,朱江,解秸萍等.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取穴规律探究[J].中国中医药学刊,2008,26(9):1905-1906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经络和腧穴作为机体联络、反应、调节的功能单元和体系,必然有其特定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效应并在机体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针灸学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人体脏腑气血可通过经络输注于穴位,故脏腑功能或气血盛衰发生变化时,其相关经脉、腧穴可出现相应变化。 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清小芳太郎就设计出经穴探测仪,采用皮肤电阻的原理进行灸点测量。50年代日本学者中谷义雄进一步指出“良导点”、“良导络”的皮肤导电现象与穴位和脏腑的关系。以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结果表明,经穴与非穴相比,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征,并随相应脏腑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并已经总结了一些规律,提出经穴电阻的绝对值生理意义是不重要的,应求得经穴电阻的变化率才能使其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实用性。总体来说,多数学者认为在病理状态下相关经络、穴位的电阻值增高,而且导电性能左右不对称十分明显。 目前,对于人体双侧对称经络电阻抗失衡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见有报道,但对于胞宫相关穴位电阻变化及双侧阻抗失衡与原发性痛经相关性研究的内容甚少。本作品以在校女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原发性痛经患者月经来潮时与正常女大学生月经来潮时胞宫相关穴位的电阻值,以观察相关腧穴电阻值变化以及双侧阻抗失衡现象,进一步探明人体胞宫相关经脉腧穴电阻变化规律与胞宫疾病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腧穴对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以期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选择有效腧穴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