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高校贫困学生助困育人模式的理性思考
小类:
教育
简介:
贫困生资助不仅要关注经济扶持,还要关注精神帮扶,做到资助与育人同步。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本课题发现影响贫困学生教育的主要问题。作品提出了完善高校贫困生助困育人模式的措施:重点加强贫困生的精神、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扶助,从“输血型”为主的资助模式向“造血型”帮扶工作发展,形成以“强能、自信、自立、诚信”的四位一体的助困育人体系。
详细介绍:
国家于2007年在构建了一套以经济资助为主的“奖、勤、助、贷、补、免” 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但是现在的资助模式仍以经济资助为主,而在精神层面、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帮扶以及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仍未形成相应的育人模式,因此在这方面仍需完善。作品采用纸质问卷、网络问卷、个案访谈以及文献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诚信感恩、强能、自强、励志、心理健康教育这五个方面是影响贫困学生教育的主要因素。作品结合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励志成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贫困生助困育人模式的措施。 完善的高校贫困学生助困育人模式,即在社会、政府、学校等多方参与下,在“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新资助原则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资助为基础”的资助制度,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新型资助理念,重点加强贫困生的精神、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扶助,从“输血型”为主的资助模式向“造血型”帮扶工作发展,形成以“强能、自信、自立、诚信”的四位一体的助困育人体系。

作品图片

  • 高校贫困学生助困育人模式的理性思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新资助体系仍以经济资助为主,在精神意识、能力和心理方面未形成相应的育人模式。研究小组着眼于高校贫困生助困育人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实际操作层面入手,以研究假设为切入点设计调查问卷,立足西南科技大学平台,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样本,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在研究贫困生助困育人体系的有效影响因素基础上,对现行的贫困生育人方式进行反思,并提出完善高校助困育人模式的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研究视角的新颖以及对策提出的科学。为探索一套实用的高校贫困生助困育人体系提供了事实依据。而以前类似课题的研究,学生参与少,缺乏事实依据。(2)切入点的先进。作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切入点,提出加强贫困生育人体系应该在经济资助基础上,切实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建议。(3)学科上的创新。作品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和各个学科知识,对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育人体系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索存在的问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为解决贫困生“精神贫困”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贫困生励志成才的研究,把握助困育人的各种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2)为加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励志成才教育提供了事实依据。作为和贫困生生活最紧密的群体之一,能够深入地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为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提供了有利条件。(3)对同类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的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全国高校,以“奖、勤、助、贷、补、免” 的经济资助模式已广泛应用,贫困大学生的助困励志教育相对薄弱,未能形成相应的育人模式,虽然政府、学校和社会均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仍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国家、省政府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已经能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或辍学”和 有效缓解了物价上涨给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与此同时,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配合的助困育人体系却未形成。高校在新资助体系指导下开展的助困育人体系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1、勤工助学岗位单一,强能意识薄弱;2、教育滞后,心理障碍明显;3、“等、靠、要”变成了习惯,缺乏感恩、自强意识4、诚信理念薄弱,“贫困生”失真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作品在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来完善助困育人模式:1、以情感、信息支持解决贫困学生强能问题;2、以精神支持解决贫困学生自信问题;3、以感恩、自强支持解决贫困学生自立问题;4、以诚信教育减少贫困生评定工作的不公平现象。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即将发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EB/OL].,2007-05-23. [2] 高 潮.西部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对策[J].河南学院学报,2007(4). [3]教育部介绍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EB/OL].,2007-07-02. [4] 李仁方.论高校贫困生认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解决[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 刘江毅.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及其对策[J]. 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5). 2005. [6] 田筱鸿. 中央财政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博弈解读[J].当代经济,2008(3):112—115. [7]. 陈秋萍. 浅析高校伪贫困生的成因与防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72—75. [8]]高瑞艳.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8(8):61—62. [9] 刘毅,宗岚. 积极心理学观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启示[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107—109. [10] 戴晓英.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其对策[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2—45.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由于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受到不同专业和部门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同类客体主要的研究有: (1)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这类文章中,把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力求从管理方面提出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有效途径。如《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探讨》(赵旺贤,《陕西教育》,2008(1))等。 (2)梳理研究思路的角度。此类文章着眼于对高校贫困生工作的理性审视,试图为工作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如《高校贫困生“软贫困”问题的理性审视》(陈晓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等。 (3)政策分析的角度。此类文章多数分析了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对影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政策性意见,以期为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更好的实施提供参考。如《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杨清,《未来与发展》,2007(5))等。 纵观上述研究成果,虽在理论上有了一定进展,而且对实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理论和实际分离多,结合少。纵观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所发表的论文要么是纯理论探讨,要么是经验之谈。很少有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与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也缺乏事实依据。在2000年以来相关80多篇论文中,真正从实践中调研后再进行理论概括的只有13篇。 (2)研究角度单一。2000年以来,有关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数研究成果,特别是针对2007年实施以来的新政策资助体系,以单方面研究为主,尤其以经济资助方面研究居多,很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出发点,从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资助体系,因此没有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对策。 (3)参与人员多,专业和部门类别少。当前对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参与者已有了专业和部门的分化,这无疑是可喜的现象,因为多专业和部门的参与有助于拓展研究视角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遗憾的是,研究队伍中专业和部门还欠多样性,尤其是高校学生参与研究,距理想状态还相差甚远。 因此,课题组成员作为在校大学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现行贫困生资助体系有关精神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