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淮南子》教育思想及当下意义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大量思想各异的门客集体著作。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来说,它必然承载着集结和昭示的重大任务。所以,此部书以“道”为根本,融汇、反思了百家争鸣的智慧结晶。本文具体浅析《淮南子》教育思想在当下如何促进人与教育的和谐统一发展。
详细介绍:
(1)内容摘要:淮南子作为人类博采众长的精神文化遗产,蕴涵深刻丰富。本文立足于文本中散落各篇的教育思想,从以下方面具体浅析《淮南子》教育思想在当下如何促进人与教育的和谐统一发展。 (2)确立了“儒道共存”的教育思想原则 (3)提出了在教与学过程中具体的方法 (4)吸收教育思想,科学的培养和使用人才 关键词:淮南子、教育思想、方法、人才、和谐 1、通过此活动,我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同时增加了实践调查能力。作为淮南师范学院的师范类的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融古汇今,吸取前人智慧的精华,指导教育实践,可以更好的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学生。 2、客观上此次调查活动对《淮南子》这部传统经典做了宣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大学生。对呼吁大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经典,回归和思考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利于人与教育的和谐统一发展。 3、由于时间的有限和本人能力的有限, 此次活动必然存在不足和一些观念带有局限性,请专家给予批评和指导。同时感谢指导老师和我的朋友给予的忠肯意见和帮助!

作品图片

  • 《淮南子》教育思想及当下意义研究
  • 《淮南子》教育思想及当下意义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 1.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是根源。 2回归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促进人与教育的和谐统一发展。 3.从文本出发,改革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思想创新,采纳具有现实意义教与学的方法,作为师范类本科院校尤为重要。 思路 1.从文本出发,分析产生“儒道共存”教育思想产生原因,体现及吸收。 2.与现实结合,从具体情况出发,借鉴良好的方法。 3.呼吁回归传统文化经典,采古今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立足于文本,以文本存在为客观依据分析其思想;高于文本,结合文本产生的背景,成书年代及作者的主观意识,从表及里,找资料考察依据。 先进性:1.汇今,从古代经典中吸收精华,促进当今社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引导“快餐文化”理念回归传统文化经典 独特性:1.选取研究角度较为新颖,切入点与本专业联系密切。 2.结合现实,学以致用,指导现实。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科学性:立足于文本,以文本存在为客观依据分析其思想;高于文本,结合文本产生的背景,成书年代及作者的主观意识,从表及里,找资料考察依据。 先进性:1.汇今,从古代经典中吸收精华,促进当今社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引导“快餐文化”理念回归传统文化经典 独特性:1.选取研究角度较为新颖,切入点与本专业联系密切。 2.结合现实,学以致用,指导现实。

作品摘要

(1)内容摘要:淮南子作为人类博采众长的精神文化遗产,蕴涵深刻丰富。本文立足于文本中散落各篇的教育思想,从以下方面具体浅析《淮南子》教育思想在当下如何促进人与教育的和谐统一发展。 (2)确立了“儒道共存”的教育思想原则 (3)提出了在教与学过程中具体的方法 (4)吸收教育思想,科学的培养和使用人才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在2011淮南师范学院挑战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页142 [2].丁祯彦、藏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3].(汉)刘安等著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1版 [4].孙纪文,淮南子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 [5].安徽文化委员会安徽文化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6].廖军和《淮南子》中的教育思想【J】淮南师范学院报2008年第四期第10卷 [7].龙国智,宋湘绮,《淮南子》对成教德育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8].杨玉帅,《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6月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个别交谈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于市面译本较多。(1)现代译释本的出现。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长春吉林出版社。陈一军的《淮南子校注译》。(2).新的集释本。张双棣《淮南子校译释》。何宁《淮南子集释》 2.从文本内容较多研究著作也有许多。牟中鉴的《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段秋兴的《淮南子与刘安的法律思想》《安徽文化史》南京大学出版社,对安徽文化从先秦至今做了系统全面介绍,其中有专门章节对《淮南子》进行剖析,包括教育思想。孙纪文的《淮南子研究》学苑出版社。 3.国内一些重要期刊,报纸上,也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思想精华值得借鉴。 (1)吕锡琛发表在《教育与文明》报刊上的《论淮南子的道德教育思想》2001年第一期 (2)廖军和发表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上的《<淮南子>中的教育思想》2008年第4期,其文对教育的目的、作用、内容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3)龙国智,宋湘绮《淮南子》对成教德育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4)杨玉帅《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6月 国外: (1)美国 汉学家 安乐哲的译本《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译者滕复) (2)英国 鲁惟一 对《淮南子》研究颇有独到之处。 (3)法国学者 译出了《淮南子》全文》 (4)日本学者沿袭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为研究《淮南子》付出了大量心血。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