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中美贸易失衡与人民币汇率的探讨--基于实证和主权性世界货币的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近年来,中美贸易赤字成指数型增长。美国的巨大赤字对其国内的就业、经济外部均衡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中国的巨大顺差,使得外汇风险激增,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冲击等。本文旨在通过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研究中美贸易赤字和人民币汇率之间的联系,并且在世界货币体系的框架下,讨论了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从而为改善中美贸易提供理论依据。
- 详细介绍:
- 笔者通过对1995年1月到2008年3月159个月份的月度人民币汇率、中美的净进出口、中美GDP建立Engle-Granger协整检验,研究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同时,在VAR框架下的格兰杰因果非因果性研究它们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性。另一方面,笔者通过主权性世界货币的视角,对中美赤字的成因进行了有关的探讨。 研究发现,四者并不具有协整关系,即无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在VAR框架下的格兰杰...(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撰写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中美贸易赤字和人民币汇率的联系,并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为改善中美贸易提供理论依据。 基本思路:通过对1995年1月到2008年3月的月度人民币汇率、中美的净进出口、中美GDP建立Engle-Granger协整检验,研究它们的长期关系;同时,在VAR框架下的格兰杰因果性研究它们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性。另一方面,通过主权性世界货币的视角,对中美赤字的成因进行了有关的探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及先进性:本文采用了更加准确的理论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如:平稳序列间在VAR框架下的Granger检验、Q值随机性检验、虚假因果性的考虑、EG两步法等。 独特性:和大多实证性文章不同,本文除了得出实证结论,还重点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且与大多数分析中美贸易失衡成因的文章不同,笔者站在主权性世界货币及债务经济模式这样的视角来分析中美贸易失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近年来,中美贸易赤字成指数型增长。美国的巨大赤字对其国内的就业、经济外部均衡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中国的巨大顺差,使得外汇风险激增,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冲击等。故解决中美贸易失衡是中美的共同愿望和责任。但是由于两国对中美贸易失衡以及人民币汇率上的看法不同,使得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道路变得曲折。而本文为统一中美两国的看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 随着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不断增大,美方不断地呼吁人民币升值,希望借人民币升值改善中美贸易。然而,笔者通过对1995年1月到2008年3月159个月份的月度人民币汇率、中美的净进出口、中美GDP的实证分析发现:四者并不具有协整关系,即无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在VAR框架下的格兰杰因果性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赤字之间无格兰杰因果性。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中美贸易。另一方面...(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已投往《世界经济研究》,专家匿名审核中。。
参考文献
- [1] Thorbecke Willem. How Would an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Affect the U.S.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J] . Topics in Macroeconomics, 2006, 6 (3) : 1-15. [2] Thorbecke,W. and Smith, G. How...(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在中美贸易失衡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大多以实证为主,如:沈国兵(2005)通过对中美两国各自的月度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浮动不能改善中美贸易。刘伟、凌江怀(2006)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动率、进口变化率、出口变化率和中美贸易差额变化率之间的VAR模型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率和中美贸易差额变化率二者之间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