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实施“双服务”素质教育工程
小类:
教育
简介:
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在新时期,我们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加强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的研究、宣传和实践,让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走进校园、走近师生,大力实施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服务”工程,探索一条大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
详细介绍:
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价值取向的巨大精神力量。河北北方学院坐落于素有“第二延安”之称的张家口,原张家口医学院前身为“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因此多年来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并成为我校学生工作一大特色。 在新时期,我们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加强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的研究、宣传和实践,让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走进校园、走近师生,大力实施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服务”工程,探索出一条大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通过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推进“双服务”素质教育工程,使全校师生从延安精神中蕴含的共产主义精神中汲取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延安精神恪守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中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校坚持弘扬延安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弘扬“双服务”精神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立足校园与走向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大教育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宽服务领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校内外需求,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容、完善制度机制,挖掘张家口“第二延安”精神,把“弘扬延安精神,推进‘双服务’”工作引向深入,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品图片

  • 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实施“双服务”素质教育工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首先了解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作用与途径,进而对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内涵及开展的意义进行总结,找到“两种精神”与“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结合点,从而通过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推进“双服务”素质教育工程,全校师生从延安精神中蕴含的共产主义精神中汲取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延安精神恪守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中塑造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是具有我校一大特色,把它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会体现出 我校独特的素质教育模式。 2、找出“两种精神”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探索实施途径和方法。 3、建立“两种精神”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及评价体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唤起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提高大学生文明水准,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 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的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作品摘要

河北北方学院坐落于素有“第二延安”之称的张家口,原张家口医学院前身为“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多年来。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并成为我校学生工作一大特色。我们研究这“两种精神”,进一步继承、弘扬,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推进我校内涵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延安精神与白求恩精神进校园工作,将弘扬“两种精神”提高大学生素质进行研究,尤其对如何把这“两种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的具体做法和路径探索,建立“两种精神”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机制。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由于时间原因未来的及鉴定

参考文献

1、黄雅丽.延安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2、梁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J].求是,2006,(13). 3、贾治邦.让延安精神焕发新的光辉[J].求是2004,(14). 4、陈达云.弘扬延安精神 促进民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1). 5、延安精神进校园[J].中华魂,2005,(12). 6、杜玉跟.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09,(05) 7、孙刚成,田伏虎.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现实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建设2009(17) 8、郑志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弘扬延安精神[J]人文杂志1998,(03) 9、隋忠诚.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J].理论前沿,2006,(24) 10、康均心.延安精神与构建和谐校园[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 11、戴旭光.坚持用白求恩精神进行理想信念教育[J].白求恩军医学院报,2006,(01) 12、杨萍.弘扬白求恩精神提高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质量[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06) 13、蔡文清,顾国贞,贾建文.论走向21世纪的白求恩精神[J].中医学伦理学,2000,(06) 14、马蓥伯.白求恩精神永存[J].党建研究,2000(03) 15、秦锦方.白求恩精神永远是时代的底蕴[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01)

调查方式

R走访 R问卷R现场采访 R人员介绍R个别交谈 R亲临实践 R会议 R图片、照片 R书报刊物R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R文件 R集体组织R自发R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多年来,我校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积极探索具有我校文化特色、符合我校多学科特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逐步形成了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志愿“双服务”理念,有效拓展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积极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符合我校多学科特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之路。 2008年底,我校率先提出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双服务”工程,它是指高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利用人才智力优势,扎实开展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志愿活动,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的目标。它既是一种富有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延安精神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延安精神教育实践。在实施志愿“双服务”的过程中, 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自身的社会价值, 感受到志愿“双服务”对塑造自身人格的强大作用,继承和弘扬了延安精神,努力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要求。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