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从中西文化交流视角看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是外国传教士在特定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国情形成的针对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的系统知识结构。这种图式结构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及英语教学。探讨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图式对于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和英语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详细介绍:
- 教会学校英语教学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曾经辉煌过,但是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其踪迹。它是近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萌芽,限于官办学校产生,其规模和成就在当时也大于官办学校。目前国内外对于此话题研究较少,关注程度不高,很少有研究把教会学校的教学图式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 中西方文明在世界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教会英语教学大规模开展以前,中西彼此之间都存在较大的隔阂和误解,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是外国传教士在特定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国情形成的针对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的系统知识结构。这种图式结构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及英语教学。探讨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图式对于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和英语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要内容:1.作者阐述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对于当今英语教学的重要借鉴意义。 2.图式的定义和分类。 3.研究了近代教会学校产生的原因 4.英语教学在教会学校的重要地位。 5.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的建构。 6.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7.对中西文化交流和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启示 8.结语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研究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对当前国内英语教学和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的启发和借鉴。 思路: 1.作者阐述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对于当今英语教学的重要借鉴意义。 2.图式的定义和分类。 3.研究了近代教会学校产生的原因 4.英语教学在教会学校的重要地位。 5.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的建构。 6.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7.对中西文化交流和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启示 8.结语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教会学校英语教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教学图式的本质是为了宣传基督教,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对于今天我们英语教学如何开展,如何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和海外汉学的推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西方传教士为了宣传西方文化来到中国,他们的传教很好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以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土地上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二、教会学校将英语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又掌握了专业的知识,一举两得。 三、在当今英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中西文化对比中理解文化差异,更好的促进中西方的理解与包容,这样更利于学生学习,也利于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流。
作品摘要
- 中西方文明在世界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教会英语教学大规模开展以前,中西彼此之间都存在较大的隔阂和误解,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是外国传教士在特定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国情形成的针对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的系统知识结构。这种图式结构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及英语教学。探讨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图式对于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和英语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尚未发表
参考文献
- [1]资料来源于四川大学档案馆馆藏珍贵资料中关于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五个教会组织在成都华西坝创立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的资料。 [2]董银秀.EFL环境下的文化图式建构[J].社科纵横,2005,(6):195-196. [3]虞亚琴.英文课程在晚清中国教会中学里的生存之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11):54-57. [4]徐以华,韩信倡.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 [5]朱有城:《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24. [6]李良佑.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91. [7]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102. [8]Records of the Second T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Z].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96:62-64.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报刊物 ■图片、照片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教会学校英语教学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曾经辉煌过,但是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其踪迹。它是近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萌芽,限于官办学校产生,其规模和成就在当时也大于官办学校。目前国内外对于此话题研究较少,关注程度不高,很少有研究把教会学校的教学图式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有: 1.虞亚琴.英文课程在晚清中国教会中学里的生存之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11):54-57. 2.徐以华,韩信倡.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有城:《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24. 4.李良佑.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91. 5.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102. 6.安岩,杜恩龙.教会学校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9):23-28. 7.李良佑,张日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1. 8.Records of the Second T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Z].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96:62-64. 9.周岩厦. 中国早期英语教育评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166-170. 10.梁元生:《一个教育理想的追求与幻灭一林乐知与上海中西书院》,新加坡《中教学报》198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