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婆婆纳营养器官组织解剖学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文对波斯婆婆纳、婆婆纳、直立婆婆纳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解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它们在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等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叶的形态,叶柄、花柄、果柄的长短,花的颜色、大小,果的形态,叶柄、根的构造,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等。通过研究,旨在为婆婆纳属三种植物的野外观察及药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 详细介绍:
- 目前,多数相关书籍报告中对婆婆纳的组织解剖学研究少有记载,而此次的研究是主要针对婆婆纳外形特征的观察比较和营养器官的制片观察,并依据观察结果比较几种常见婆婆纳的显微结构,区分其不同种类,同时提高项目组个成员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以补充关于婆婆纳的形态组织解剖的研究报告,同时为其药用鉴定、经济与生态影响、生活史与生境类型研究、预防、控制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观察比较本...(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 补充关于婆婆纳的形态组织解剖的研究报告,同时为其药用鉴定、经济与生态影响、生活史与生境类型研究、预防、控制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思路: 1、通过对洞庭湖区外来植物种类、分布及危害的调查,编写洞庭湖区外来植物名录及图谱; 2、依据图谱建立图文并茂的洞庭湖区外来植物数字标本库。 3、完成洞庭湖区外来植物的研究报告,并撰写科研论文2-3篇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目前,对婆婆纳的研究以其理化特性及危害、防治方法为主,多数相关书籍报告中对婆婆纳的组织解剖学研究少有记载。而此次的研究是主要针对婆婆纳外形特征的观察比较和营养器官的制片观察,并依据观察结果比较几种常见婆婆纳的显微结构,区分其不同种类。以补充关于婆婆纳的形态组织解剖的研究报告,同时为其药用鉴定、经济与生态影响、生活史与生境类型研究、预防、控制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洞庭湖区的沟渠及中、小湖泊和旱地都有外来有害植物的分布和危害,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方便进一步研究洞庭湖区外来植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及危害防治,为植物学的教学和学生的野外实习及科技创新提供资料,为充实植物的网络资源,我们将对洞庭湖区外来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展开调查,编写洞庭湖区外来植物名录及图谱,并建立洞庭湖区外来植物数字标本库。
学术论文摘要
- 本文对波斯婆婆纳、婆婆纳、直立婆婆纳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解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它们在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等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叶的形态,叶柄、花柄、果柄的长短,花的颜色、大小,果的形态,叶柄、根、茎的构造,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等。通过研究,旨在为婆婆纳属三种植物的野外观察及药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获奖情况
- 论文《婆婆纳营养器官组织解剖学研究》在2010年获湖南文理学院第六届“挑战杯”科技制作二等奖。
鉴定结果
- 通过对婆婆纳外形特征的观察比较和营养器官的制片观察,并依据观察结果比较几种常见婆婆纳的显微结构,区分其不同种类。研究结果表明波斯婆婆纳、婆婆纳、直立婆婆纳在形态特征、解剖学结构上都有区别。
参考文献
- [1] 田亮、周金云 婆婆纳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中药材 2004年1期 67-70 [2] 吴海荣、强胜 波斯婆婆纳 杂草科学 [J] 2004年4期 46-49 [3] 淮虎银、张 彪 波斯婆婆纳营养生长特点及其对有性繁殖贡献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4年9期 70-78 [4] 高红明、陈 静、淮虎银 两种密度条件下阿拉伯婆婆纳营养生长对其有性繁殖的...(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波斯婆婆纳(又名阿拉伯婆婆纳,学名: Veronica persica Poir)、婆婆纳(学名:Veronica didyma Tenore )、直立婆婆纳(学名: Veronica arvensis L)均是婆婆纳属植物中的外来物种,越年生、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花期3-5月,种子繁殖;一般生于荒野草地、路边、宅旁及旱地夏熟作物田。波斯婆婆纳原产西亚和欧洲,是我国华东地区早春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