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湘渝黔“锰三角”地带环境治理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小类:
管理
简介:
湘渝黔“锰三角”地带是指湘渝黔交界的湖南花垣县、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和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电解锰企业集中的地区,2004年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已极其严重,受到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之后,中央、有关省市县上下协动、多方联动,经过五年多的治理,生态环境基本恢复,体现了相关治理机制与模式效果显著。本论文通过分析该地区环境治理的经验与启示,进而研究概括出具有普适性的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的机制与模式。
详细介绍:
湘渝黔边区“锰三角”地带是指湘渝黔交界的湖南花垣县、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和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电解锰企业集中的地区,2004年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已极其严重,受到了中央的高度关注。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和曾培炎副总理曾对这一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之后,中央、有关省市县上下协动、多方联动,经过五年多的治理,生态环境基本恢复,体现了相关治理机制与模式效果显著。本论文通过分析其环境治理的经验与启示,总结出跨区域环境治理的机制与模式,以期为其它类似跨区域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模式。 “锰三角”地带的环境治理打破了行政区的限制,建立了多中心联动机制。机制的具体结构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多中心主体博弈合作 政府与政府、政府与民众、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双向互动,促使各主体建立了统一的制度与目标。 2、高效型纵向行政管理 强有力地高效型纵向行政管理一元化体制,能够快速集聚各方力量,从而极大提升治理效率。 3、联动型横向政府合作 协商平台建立,实现信息顺畅流通与充分共享,从而扭转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囚徒困境局面。 4、独立的第三方协调与监督 独立的第三方——媒体,通过宣传促发机制的产生,而且动态报道引发社会对政策的批评监督,最后引导中央政策的调整方向。

作品图片

  • 湘渝黔“锰三角”地带环境治理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 以“锰三角”地带环境污染治理为例,分析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进而研究概括出具有普适性的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的机制与模式。 基本思路: 1、研究中央对“锰三角”环境整治的作用; 2、研究“锰三角”环境治理的省、市、县上下协动与区域联动机制。 3、研究“锰三角”环境整治过程中有关企业发挥的作用。 4、对“锰三角”地带的居民或民众组织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作用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立意新颖,紧跟时代发展。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和举措,为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方向。 2、取材新颖,极具代表性,又存在研究空间。2004年“锰三角”地带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后,三省市协调联动,治理取得巨大成效,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成功范例。 3、研究视野独特。从公共管理角度,层层剖析,从中央到省市到县级再到企业与民众。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与破坏愈来愈严重,而且区域性环境污染尤为普遍且矛盾日益突出。而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不仅需要先进的控污技术和治污技术,也极为需要合理有效的公共管理体制机制。但传统的“行政区”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因此,转变跨域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与机制,探索跨域公共问题治理的新途径、新模式以及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就具有非凡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这主要由于规划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差以及监管不力等。而且产业区域集聚趋势愈加明显,区域性环境问题、跨界污染矛盾日益突出,而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是适应历史性转变、加强环境监管的新途径。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实现好跨区域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整治,并探索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走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之路。本研究项目希望通过对“锰三角”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其环境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从而研究概括出跨区域环境治理的思路与逻辑,以及解决类似区域公共问题的机制与模式,以期为其它地区的跨区域环境污染的整治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模式,为有关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主要从“锰三角”环境整治的行动参与主体、合作模式、治理结构、目标整合、资源共享、权责利协调、信息流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总结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并总结出跨域环境治理的机制与模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 从行政分权到跨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1):49 [2] 杨爱平,陈瑞莲.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3] 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10,17 [4] 王再文、李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当代经济管理,2009,(9):51-52. [5] 易志斌,马晓明.我国跨界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6] 邱国荣.公共管理中的媒体作用和政策分析[J].当代电视(contemporary tv):42 [7]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三联书店.2000. [8] (美)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三联书店.1995. [9] 刘亚平,颜昌武.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逻辑:以清水江治理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4

调查方式

1、走访 2、问卷调查 3、现场采访 4、个别交谈 5、会议 6、图片、照片 7、书报刊物 8、统计报表 9、影视资料 10、有关文件 11、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跨域公共事务的治理,以跨域环境污染的治理为重点。 有些学者对跨域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治理的基本逻辑、治理所需的机制有一定的研究,如《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逻辑:以清水江治理为例》(刘亚平、颜昌武,2006);《我国跨界公共问题治理模式研究——以跨界水污染治理为例》(张超,2007)一文中对跨界水污染的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层级治理模式、区域整合模式、府际合作模式、准市场化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五种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和其实用性作了比较分析等。 尽管已有学者在跨域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一定成果,但总体上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研究虽然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对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的行动参与主体、合作模式、治理结构、目标整合、资源共享、权责利协调、信息流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缺乏较为系统研究,目前我国还没有有关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的成系统的机制与模式。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这方面,相关的研究也趋向科学化,深入化。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府际合作出现困难,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结构亟待调整。 张其禄、黄荣护(2002)的研究表明,在近年大力提倡的政府再造的过程中,不仅中央政府需要改革,地方政府也必须要有新的发展策略,及强调“治理结构”的调整,其不同于传统的治理结构,乃是结合中央到地方、公部门与私部门的协力合作,进而带动区域与区域间对等、平行的合作模式。 2、多治理主体通力合作,区域治理新框架基本形成。 Greenwood(2002)以英国当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为例,在结合控制、重组和管理主义等三大策略后,传统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功能不断受到挑战,甚至被要求应成为具有自我负责性的“新地方治理模式”。 3、国外区域治理发展迅速,治理理念日臻成熟。 随着区域治理概念的发展,美、英、法、日等国家也陆陆续续建立起地方政府间的区域互动关系。陈立刚、李长晏(2002)以“都会治理的结构与治理的模式”来参考美国都会治理的模式,文中提出“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的观点,即在都会区的治理中应建构地方政府间、地方政府与私人企业间、及地方非营利组织、社区间的紧密伙伴关系。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