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公园林缘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项目主要研究以下三点: 1、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美学质量 2、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美学质量影响因素 3、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营造建议 所有工作均围绕以上三点开展。首先通过调查对沈阳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美学质量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了解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营造建议。
详细介绍:
本项目选取沈阳市4个典型城市公园(北陵公园、青年公园、南湖公园、中山公园)林缘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进行林缘植物景观美学质量评价。通过对研究区多次踏查之后,选取较具代表性的31块样地进行评价分析。 参考植物群落调查方法,记录研究中所选31块样地林木相关测树指标;在统一标准下,对31块样地拍摄获取62张照片,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研究方法—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SPASS统计分析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即: Z= -1.429 + 3.578X1 +3.559X2 + 1.331X3(式中:Z为美景度得分值,X1、X2、X3分别代表乔木树种比例、乔木平均胸径、草坪盖度。) 对评价模型进行线性诊断和残差分析,样本的正态分布假定成立,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假定成立,因此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实际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沈阳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乔木树种比例、乔木平均胸径、草坪盖度。研究结论对公园林缘景观构建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城市绿地系统在改善局部小气候、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城市景观得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各项功能,需对城市绿地进行理性的评价探讨。本文以沈阳市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应用美景度评估法,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研究结论对公园林缘景观构建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近年来,我国关于城市园林植物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植物景观层次,评价了植物配置、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等诸多因子。但目前,鲜有文献涉及公园林缘植物景观层次的评价,对沈阳特定气候下的景观评价又少之又少,并且在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上欠缺拓展。本项目深入到公园林缘景观层次,对景观美景度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于指导微观尺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研究结果能够进一步丰富园林植物配置的相关理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形成作品的各个环节均得到有益的探讨。通过实地调查,对沈阳公园林缘景观美学质量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结果,得出所选群落要素在植物景观中对美学质量影响的关系,哪些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哪些因素起辅助作用,他们之间又有哪些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做出对林缘景观有益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建议和对策;评价模型的建立,增加林缘植物景观之间的可比性,提高营造水平。

学术论文摘要

城市公园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以沈阳市4个典型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应用美景度评估法,对所选样地的62张照片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影响沈阳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乔木树种比例、乔木平均胸径、草坪盖度。研究结论对公园林缘景观构建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获奖情况

2010年12月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 详细信息: 孙凤云,李俊英,史萌,谷清媛,梁亚楠,姚鹏.城市公园林缘景观美学质量评价[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12,41(6):736-739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心理物理学方法——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 1.王 雁,陈鑫峰.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国外森林景观评价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1999,35(5):110-117. 2.李俊英,闫红伟,唐 强,等.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评价模型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6):923-927.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 国外景观评价的历史回顾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景观评价”研究,主要是针对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展开的。早在1910年左右,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环境心理学的热烈讨论。1961年第一届“建筑心理学”大会在美国犹他大学召开,当时最大的环境行为研究机构— “环境设计研究组”(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于1968年成立。这股热潮到50年代达到高峰并持续到70年代。在环境心理学研究中,人对环境的感知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议题,并且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理论— 景观感知理论。另一方面,20世纪兴起的景观美学基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什么是环境中的美,人如何感受环境中的美。 2. 我国对城市植物景观研究 全国各地的园林工作者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在植物配置的原则、配置模式、配置模式的综合效益和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地点不同进行植物配置手法上的比较,总结影响植物配置的不同因素,如东北林业大学的李文对深圳、北京和哈尔滨的植物景观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总结造成三个城市植物景观不同特点的影响因子(李文, 2001)。对不同景观中不同类型园林植物的配置方法方面也有较多的研究,如耐荫植物类(陈雄伟.陈定如,1996;苏雪痕,1981;周道瑛,1990),常见棕搁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陈恒彬,周新月,1995i刘海桑,2002),水生植物及其配置方法(李尚志.2000),道路、广场植物配置(朱仁元,2002)等。 3. 城市景观研究现状 近年来,城市景观评价方法层出不穷,按其评价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侧重于由个人或群体对景观质量进行主观的非量化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常见于专业人士的研究之中,其基础主要建立于少数专家的审美意识,其结果是定性的描述。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对景观的物理特性进行理性分析研究而得出的客观量化评价(quanlitive evaluation),由于其基于公众意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成为国际上空间形态研究方法的一个新的分支。国际上较具代表性的量化评价方法结合了两种研究方法:心理物理模式与成分代用模式。80年代初,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零的突破,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研究与应用彼此脱节,只有排除这一障碍,才能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