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充气浮桥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我们的作品《折叠充气浮桥》主要是针对于冰窟窿,沼泽地等环境恶劣,不宜深入到被困者身边的救援活动。此装置所涉及的组成部分大都是机械结构,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良好的运作。此装置提供动力的来源是汽油机风泵,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受时间,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救援的过程中,具有搭建迅速,稳定性高等优点。救援后,可重复利用,大大的节约了救援的成本。是一个理想的救援工具。
详细介绍:
主要参数: 外形长度×宽度 X m×0.4m 管直径 80mm 伸长管间距 0.4m 横撑间距 0.5m 汽油机功率 3.5马力 风泵出风量 0.8立方米/分钟 风泵最大气压 300PSI 管内平均压强 0.2MPa 我们设计的《折叠充气浮桥》是由两根长X m的橡胶管,和每隔0.5米一根的横撑橡胶管组成的,当不用的时候我们将它折叠在一起。这样的既节省了运输过程中的空间,也有利于工作时的展开,在气体的膨胀作用下,卷缩的部分向前延展开来。 展开后,整体变成了一个充满气体的梯子,中间由横撑构成,这样的结构相比于中间部分完全实心的优势在于:这样的结构既节约了材料,而且保证了充气的速度,保证了能在第一时间到达被困人员的身边。又能保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使救援工作能够及时的展开。 计算: 橡胶管每10米所需的气体体积(L) V=∏*(0.8/2)2*(100*2+5*20)=150.72L(0.1MPa)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 P1V1=P2V2 得V2 =301.44L(0.2MPa) 充气时间 t=301.44/800=0.3768min 由上计算可知,若长度设定为100米,则只需四分钟就能将浮桥搭建起来。可见速度之快。 优点: 1、在国内我们的作品“充气浮桥”尚属首例,市场也有一些救生用的设备,但不是造价很高就是不实用的,比如哈尔滨支队斥资150万元买了一艘冰上救生艇,市场上卖的冰上救援设备大部分是绳索与救生圈。而我们的作品成本低、实用。 2、我们的“充气浮桥”携带十分方便,可用于各种交通等不便的环境;展开十分迅速,可达到每分钟20米,为被困者赢得宝贵时间。 3、“充气浮桥”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在高低温环境均可收缩自如,解决了因为环境的变化给营救工作带来的困难。 4、“充气浮桥”采用折叠式结构,可卷起,占地面积十分小,可方便地安放在薄冰区、沼泽区附近消防站内。 5、“充气浮桥”采用汽油机带动风泵工作,十分稳定,避免了因为天气、电源等因素耽误救援工作。 6、“充气浮桥”充气后大大增加了受力面积与浮力 推广及应用前景:通过走访消防部门、向老师询问、上网查询以及各种相关资料查阅,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生产出此类产品,冰窟窿、沼泽地救援工作仍采用传统的绳索救援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危险性高,最关键是耽误最佳救援时间。我们所设计的折叠充气浮桥能够填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空白。

作品图片

  • 充气浮桥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1.发明目的:辅助营救落入冰窟窿、沼泽地等危险地带的被困人员。 2.基本思路:一中携带方便、安装迅速的充气浮桥,。 3.创新点:该浮桥采用橡胶软管制作 ,充气时,浮桥按直线方向迅速展开。 4.主要技术指标:(1)浮桥:橡胶材料,管径80毫米,承受气压4个大气压(2)汽油机功率3.5马力。(3)风泵最大气压300PSI本作品的突出优点是携带方便,安装快捷,能在短时间内铺就一条救援通道。

科学性、先进性

本作品的突出优点是携带方便,安装快捷,能在短时间内铺就一条救援通道。 目前,当有人在掉入冰窟窿或陷入沼泽地时的救援方式是:营救人员身绑绳索,徐徐靠近被困人员。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并且存在危险性。若用此“充气浮桥”,救援人员可以在几分钟内到达被困人员身边,实施营救。 本浮桥采用软体橡胶材料制作,1.柔性好,便于折叠存放,利于快速展开;2.强度高,充气后,可以承载数百公斤的重量,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弯性。。 浮桥采用传统的橡胶材料压制,生产工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

制作当中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使用说明:此充气浮桥不用时卷起,当使用时,将其首端对准被困人员,在尾端用充气泵向内部充气,浮桥迅速展开,救援人员沿着浮桥接近被困人员,实施营救。 优势:携带方便、铺设迅速、稳定性高。 适用范围:主要适应于冰窟窿、沼泽地救援。 推广前景:此浮桥成本低,灵活性强,是冰窟窿、沼泽地中救援的理想设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通过走访消防部门、向老师询问、上网查询以及各种相关资料查阅,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生产出此类产品,冰窟窿、沼泽地救援工作仍采用传统的绳索救援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危险性高,最关键是耽误最佳救援时间。 我们所设计的折叠充气浮桥能够填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空白。 下面为通过查阅获得的信息 2011年1月16日,河南省洛阳市红十字会水上应急救援大队救援演练,他们的救援方式是营救人员身绑绳索、脚踩木板徐徐靠近被困者,这样做不仅存在危险性,而且耽误了营救的最佳时间。2011年4月5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一孕妇被困于沼泽地中,营救时间长达12小时。 2005年9月4日,陕西省咸阳市82岁市民在去铜川看望老伴时,不慎陷入离岸50余米的泥潭中,营救人员也花了很长时间才救出老人。原因就是没有理想的设备使救援工作快速、稳定、安全进行。 2009年12月7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冰上救援演习,他们的冰上救援方式并不优越于我国,也是用的绳索加救生圈,这样的救援方式无疑是最慢的。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冰上、沼泽地救援急需一种有效设备,以最快、最安全、最稳定的方式救出被困者。 我们的作品《折叠充气浮桥》,填补了国内外针对冰窟窿和沼泽地的救援空白,为救援设备家族增添了新丁。 具体图片在作品中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