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经颅微电流刺激器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基本思路:经耳垂电极引入具特别波形的微弱电流(微安级),给颅内神经系统以轻微“按摩”,带走神经紧张而积聚的电荷,促进有益于患者平静的大脑α(阿尔法)波,减少不利于平静的β(贝塔)波。
详细介绍:
刺激器产生的特殊波形微电流经两耳垂电极流经颅内神经系统中枢,对其进行轻微的刺激治疗,目前研究表明其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分泌释放能够调节个体情绪与认知的各种神经介质,如内源性吗啡肽(具有镇静和产生欣快感的效果,个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得以强化),乙酰胆碱(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增强大脑记忆能力,全面改善脑功能),5-羟色胺(在脑内可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的调节...(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目的:为焦虑、失眠、抑郁的轻度患者提供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 基本思路:经耳垂电极引入具特别波形的微弱电流(微安级),给颅内神经系统以轻微“按摩”,带走神经紧张而积聚的电荷,促进有益于患者平静的大脑α(阿尔法)波,减少不利于平静的β(贝塔)波。 创新点:1、非药物治疗,无精神疾病药物通常具有的副作用;2、新的独特有效电流刺激。 技术关键:1、电流有效波形(好比用水流冲刷被污染的河道...(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技术关键:1、电流有效波形(好比用水流冲刷被污染的河道,流速、流量在什么范围内有效而不损害河道); 2、恒流技术(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流的参数恒定); 3、变流技术(因河道而异,改变水流参数)。 主要技术指标:1、一种对称矩形波,波形刺激时间:一个周期时间=0.618:1; 2、电流大小为微安级,50微安到500微安可调; 3、电流频率可调,推荐频率为0.5赫兹,0.5赫兹到5赫兹可调; 4、使用时,输出电流保持恒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合作生产或专利、技术全面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现场演示,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使用说明:连接电源,将电流将电极夹在两耳垂。由于电流微小,使用者基本感觉不到电流流经大脑,可继续调节电流,当大脑有所感觉时,建议使用者下调电流值50或100微安。 特点和优势:无药物副作用,稳定可靠。 适应范围:焦虑、失眠、抑郁的轻度患者,中、重度患者建议结合治疗。 技术性说明:由于是电刺激,使用者初次使用会有疑惑和一定的恐惧心理,一定要做好售后技术服务。 市场分析:1、...(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CES属于“电疗”。“电疗”的历史很悠久,古罗马医生Scriboniu Largu在公元46年就有这样的记录:一位病人要站在一条活的黑色活鱼雷鱼上缓解痛风和头疼,因为这种鱼能产生轻微的电脉冲。 十八世纪,Giovanni Aldini, Alexandero Volta等开始在人体和动物身上进行了电偶电流的研究,该研究被认为是低强度电刺激的源头。Aldini早在1794年就在他...(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