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中国某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使得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的积极性不断降低,从而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我校近几年的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情况为依据,深入剖析了不良还贷的真正原因,并从国家、学校、银行三个主体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协助体进行了分析,力求解决高违约率的难题,使国家助学贷款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
- 详细介绍:
-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然而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从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始,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使得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的积极性不断降低,从而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中国民航大学近几年的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情况为依据,深入剖析了不良还贷的真正原因,并从国家...(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分析助学贷款不良还款的真实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2,用实际行动来增强银行的办理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保证日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增强学生诚信意识。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该调查是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大量数据基础上的,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MATLAB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图表等多种形式表达和分析,科学严谨。本项目研究了国家、学校、银行和学生都特别关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和违约的原因,这既有利于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增强了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使助学贷款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和还贷期限的不尽合理,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强影响了其可持续性。因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诚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基于我校具体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贷款违约的大学生的现状、不良还款原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降低我校的贷款违约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
作品摘要
-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然而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从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始,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使得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的积极性不断降低,从而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我校近几年的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情况为依据,深入剖析了不良还贷的真正原因,并从国家、学校、...(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与指导老师共同完成小论文《浅析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角色重新定位》,2010年12月份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价值工程》杂志224期29卷发表。 《价值工程》 国际刊号:ISSN 1006—4311 国内刊号:CN 13—1085/N
参考文献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我国2004 年- 2006 年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率均低于5%,其中2005 年和2006 年的覆盖率分别只有4.95%和4.68%。显然,这一贷款覆盖率相对于中国20%的贫困生比例来说明显偏低。从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情况看,美国在2003- 2004 年度受资助的学生总数约为1206 万人,占其大学在校生总数的63.3%;日本1995 年度受资助的学生总...(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问卷、个别交谈、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现在世界上有60 多个国家或地区实行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学生助学贷款已越来越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主要形式,与之相伴的学生助学贷款拖欠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尤以发展中国家最为严重,而许多国家或地区在有效地防范和降低助学贷款高拖欠率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归纳一下,主要有三方面: 1.防范和化解学生过重的还款负担的经验措施: 在还款期限方面长而有弹性、还款方式多元、还款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