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多环芳烃对海洋微藻的联合毒性的效应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之中的化学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能源利用过程。据研究表明,多环芳烃具有高生物积累,高残留,高致癌性和难降解等特性,能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放大,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以有害赤潮藻种——强壮前沟藻为实验材料,探讨两种多环芳烃蒽和菲单独和联合作用对其生长的影响,为阐明多环芳烃胁迫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
详细介绍:
当前, 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影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而多环芳烃( PAHs) 是危害严重的有机污染物之一。随着海洋石油开发及海洋石油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在世界各海域因油轮失事、海洋油井井喷和战争等造成的严重溢油事故时有发生, 使某些海域受到严重污染, 造成灾难性的生态破坏; 其中PAHs 是石油中对生物毒性最大, 且难以降解的成分之一。研究PAHs对于海洋生态的影响,成为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蒽、菲都是多环芳烃。 其中蒽和菲是具有三个苯环的线形结构。蒽和菲具有微毒性,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和致敏作用,而蒽与菲联合作用毒性会大大加强。海洋微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敏感指示剂,是研究多环芳烃对海洋生态影响的良好材料。 关于PAHs对海洋微藻的影响,国内外已见报道,而对于蒽、菲联合毒性对于海洋微藻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选用常见的单细胞微藻——强壮前沟藻。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单一因素、两种混合因素对于强壮前沟藻的影响,通过低倍显微镜下对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出相对生长率和72hEC50。最终得出蒽、菲两种PAHs对于强壮前沟藻生长的影响的结果。从而为阐明这两种有机污染物共存时的毒性变化机制提出参考,以期定性的了解PAHs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为研究多环芳烃对强壮前沟藻生长的毒性效应,作品按照实验流程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实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方法,实验结果以及讨论与结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该作品选用的强壮前沟藻易观察易培养;强壮前沟藻的初始密度定为0.2,提高了计数的效率;采用了血球计数板计数法,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多环芳烃对强壮前沟藻生长的影响效应,一方面研究多环芳烃对赤潮爆发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多环芳烃的毒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学术论文摘要

通过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多环芳烃(PAHs)蒽,菲单独对强壮前沟藻的毒害作用,及二者联合毒性的效应。蒽、菲质量浓度均设为0,0.02,0.04,0.06,0.08,0.10mg/l,并用蒽、菲按照浓度比1:1进行联合。实验结果表明:蒽对强壮前沟藻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而菲则是在低浓度(<0.08mg/l)情况下促进强壮前沟藻的生长,在高浓度条件下表现为抑制作用。蒽和菲的联合这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蒽对强壮前沟藻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而菲则是在低浓度(<0.08mg/l)情况下促进强壮前沟藻的生长,在高浓度条件下表现为抑制作用。蒽和菲的联合这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使用技术:血球计数板计数 参考文献:《关于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发表于《教学仪器与实验》第25卷2009年第四期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多环芳烃对青岛大扁藻,亚历山大藻,中肋骨条藻,赤潮异弯藻,金藻等藻类的致毒效应,国内外专家已从藻类生长密度,藻类的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未得到普遍性的结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