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低碳排水防滑降噪新型路面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机械与控制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本方案基于“路面空隙率达到20%可有效排除路面大量积水”的最基本原理,用普通沥青材料做表层,加以内部的防渗钢网做过滤层,在提高路面性能的同时,也起到了增大摩擦力、吸收噪音的效果。 同时,渗入路面的雨水通过路基上的雨水收集器收集在一起,使雨水大量在地下聚集,有效补充了地下水。原材料方面,路面的大空隙会使用料大大降低,减少石油、化工等能源的消耗,符合我国低碳、节能社会建设的要求。
- 详细介绍:
- 排水沥青新型路面采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材料作表层,将降雨渗入到排水功能层,并通过层内将雨水横向排出,从而消除了带来诸多行车不利作用的路表水膜,显著提高了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同时,由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多孔特征可以大幅降低交通噪音,所以称排水防滑降噪新型路面。 由于使用材料的的节约可有效减少石油、化工燃料的使用,减少原料消耗,符合我国建设低碳型社会的要求。 普通路面在降雨过后的道路排...(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本小组设计的低碳排水防滑新型路面主要为解决城市及高速路道路排水问题。 创新点、基本思路:本小组在总结国内外排水路面现状的反思后,经过反复比较和思考,逐步形成一套防滑、降噪排水新型路面的较为科学的设计方案。本方案基于“路面空隙率达到20%可有效排除路面大量积水”的最基本原理,用普通沥青材料做表层,加以内部的防渗钢网做过滤层,在提高路面性能的同时,由于增加了粗糙程度,...(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与普通路面的比较:经过工后路用效果调查(见下表),发现试验路效果最好的是最后一种,主要原因是水渗入后能及时排出,对半刚性基层不会形成水冲刷;其次是普通的级配碎石粒料;再次是密实的沥青砼,抗水冲刷能力较强;最差的是直接放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试验效果是按照砼板块错台和断板情况来衡量的。 显著进步:提高了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增加了行车的舒适性、平稳性。同时也提高了路...(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该作品获得“挑战杯”2011河北工程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类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研究方案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图纸、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技术特点:排水沥青新型路面采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材料作表层,将降雨渗入到排水功能层,并通过层内将雨水横向排出,从而消除了带来诸多行车不利作用的路表水膜,显著提高了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同时,由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多孔特征可以大幅降低交通噪音 适用地区:本项目排水性沥青路面拟用公路类型宜限制于高速公路,有出入口控制的城市快速路及普通路面也可以考虑使用。 应用前景...(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美国在1973年通知全国建议使用开级配抗滑磨耗层路面,明显降低下雨天的“水漂”现象,取得了良好得效果。进入二十世纪末期以来,各国对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公路计划中的路面长期性能项目中就有专门针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材料的试验路面研究的子项目;1990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TRB年会,主要议题就是排水性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经验。同年,美国联邦公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