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模式的探讨--以河北省农技协发展为例
小类:
经济
简介: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农民的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帮助农民增收创收等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其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技协自身问题及政策扶持不够严重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本文在阐述农技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河北省农技协为例分析制约其发展的若干问题;结合国内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经验,对农技协发展模式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并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详细介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广大农民为适应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自发组织建立的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强化自身的技术优势,帮助我国农民增收创收,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给予充分肯定和厚望。 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技协自身的缺陷和面临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为解决这一状况,本文以河北省农技协为例,从三个层次依次探讨了我国农技协的发展现状和背景、河北省农技协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农技协发展对策研究。首先,本文详细介绍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发展的社会背景。其次,文章以河北省农技协为例,探讨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同问题。第三,为解决制约农技协发展的瓶颈,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农技协未来发展道路,并将其总结为三种不同的模式:初级模式,“协会+合作社+农户”或“协会+龙头企业+农户” ;中级模式:“股份制企业+研发部” ;高级模式:“企业集团”。最后,为开创农技协发展新篇章,本文提出国家应加大对农技协的政策支持,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及金融环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农技协作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其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资金不足。作品撰写主要为了更好的发挥农技协的优势,引起各级政府对其重视,并为农技协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首先,作品论述了农技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然后,通过对农技协初、中、高级三种发展模式各自特色的分析和具体实施办法的深入探讨,帮助农技协解决融资困境。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技协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同时指明农技协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作品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导向,对农技协的初级、中级、高级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研究。 本文大量搜集各省市地区的农技协发展现状资料,以及相关专家的研究资料,结合我省当前农技协现状、实地考察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农技协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融资困难。我国现有法律未能确认农技协法人地位,致使其无法从事经营活动,间接融资渠道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直接融资也不通畅。 本文以河北省农技协发展为例,借鉴国内外经验,对农技协初、中、高级三种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帮助农技协摆脱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更好的集合市场资金,促使其在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供市场信息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作品摘要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作为农民的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帮助农民增收创收等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其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技协自身的问题以及政策扶持不够严重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农技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制约河北省农技协发展的若干问题,结合国内外其他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经验,对农技协发展模式进行了合理规划,提出了河北省农技协创新发展的三种模式,并从国家政策扶持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力求最大限度开发农技协的潜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章程 2. 刘冬梅. 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政策需求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8) 3. 初志红 郊翔宇.发达国家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及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 4. 黄永伟. 农技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0,16(17) 5. 姚监复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与问题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文集2000 6. 蔡 杨. 农民协会的功能与限度——对日本农协组织的考察和分析. 农经信息网 2008-9-1取自 7. 胡美林.日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考察报告 2009-8-28取自 .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着优越的发展前景,已经吸引社会多方关注与研究。在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日本和德国较为领先。在相关法律方面日本出台了农民协同组合法,德国制定出台了合作法,这样就给农技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法律定位。在开展业务方面,他们允许开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金融、保险)服务,例如日本农民协同组合设有中央农村金库等。这样就使其大大增强了农技协经营方式的灵活性与广泛性,不仅为其提供了更好的经济保障,更促进其全面发展。但这些先进的发展模式在国内鲜有实践,难度颇大 而国内,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下,相关研究人士以及部分地区的农技协工作者针对农技协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一课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初步的实践。如刘冬梅(2008)对农技协发展方向及政策需求的分析,黄永伟(2010)对农技协发展对策的提出等;而我省承德市隆化县对农技协的经费来源创新性地依托企业,黑龙江绥化市农技协对将农技协发展成为股份制企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等等。国内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农技协发展模式的研究方向,但其提出的发展模式多拘泥于单一形式,部分地区的实践创新也只局限在小范围及初级形式下,具体推广并不普遍。 国内外关于农技协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持和铺垫。但由于其没有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具体发展模式以及对国外先进研究借鉴较少,本文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