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黄鳝藤各提取部位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黄鳝藤,《中华本草》记载其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但是其抗炎镇痛活性尚未阐明。故本研究拟通过系统溶剂提取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实验和小鼠扭体法实验,分离出黄鳝藤的有效部位。
详细介绍:
1、黄鳝藤化学部位的提取分离 称取定量药材用95%和70%乙醇分别回流提取,药材、试剂比例为1:3,回收溶剂得浸膏,干燥并称重。将浸膏进行水分散,所得溶液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干燥并称重。 2、黄鳝藤各提取部位抗炎镇痛的活性研究 (1)对二甲苯性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昆明种雄性小鼠80只, 体重20±2g,随机分为CMC-Na组(模型组)给药0...(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黄鳝藤,《中华本草》记载其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但是其抗炎、镇痛成分尚未阐明。故本研究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扭体法实验,明确黄鳝藤的有效部位。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扭体法实验是经典的抗炎镇痛实验模型,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有点。本研究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扭体法实验,分别考察黄鳝藤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从而确定黄鳝藤的药理学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鳝藤的氯仿部位有减少扭体次数和延长首次扭体时间的趋势,期待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本次实验,为黄鳝藤的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学术论文摘要

本实验研究黄鳝藤各提取部位抗炎镇痛的活性。首先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提取黄鳝藤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各个化学部位,制备粗提物,配制实验药物,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乙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药理实验研究黄鳝藤抗炎和镇痛的药理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实验,黄鳝藤各提取部位均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乙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的实验中,氯仿部位有减少扭体次数和延长首次扭...(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魏鑫.多花勾儿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 3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4张小丽,张明发等.祛风湿中药镇痛抗炎的药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1(26).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报道国内大部分学者通过小鼠耳肿胀模型,佐剂关节炎模型,扭体法,热刺激甩尾法等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法研究祛风湿中药。有些学者如王绪辉等以家兔为造模动物,模拟自然风寒湿环境,建立了风寒湿性关节炎的实验模型,后又根据克隆选择学说,复制人类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模型;吕爱平等选择Ⅱ型胶原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同时加寒湿因素;肖长虹等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