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基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文通过收集公开发表的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利用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旨在为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使小针刀疗法能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也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 详细介绍:
-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国内外学者认为80%~85%的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或缓解,非手术治疗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法。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通过计算机及手工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将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 4.2.8软件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为今后科研方向提供证据和理论指导。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国内外虽有大量报道,但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缺乏循证医学相关基础。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原理,科学、严谨的统计学方法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系统评价,丰富了临床治疗的理论依据。 2.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原理科学地提出问题、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提高了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小针刀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创新,形成闭合性手术、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2.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评价,以提供客观、科学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并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为今后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学术论文摘要
- 目的 对公开发表的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Meta 分析,评价小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有效。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网络版(CBMdisc)、PubMed、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FMJS)关于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非小针刀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文献,手工检索相关...(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1.该作品已于2010年在《时珍国医国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上发表。黄叶,杨拯,姚冬梅等.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0, 21(9):2420-2422. 2.该作品在“成都医学院创新实验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鉴定结果
- 本文作者利用课外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运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真实可靠,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科学的证据和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 [1]徐世侠,汤先华,陈海青.Meta分析及RevMan软件介绍[J].中华医学图示情报杂志,2009,18(3). [2]尹军勤.小针刀结合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6): 90-91. [3]谢沛根,蔡道章,戎利民,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30(3):313-3...(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Meta分析是通过综合多项研究结果而提供一个量化的平均效果或联系来回答问题,是一种定量的系统评价,属于循证医学的范畴。众所周知,利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能为临床实践和卫生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西方为15.2%~30%,国内统计为18%左右,并且有上升趋势。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