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数理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是近年来交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重点研究了重庆两江新区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
- 详细介绍:
- 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是近年来交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重点研究了重庆两江新区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得到公交车票价的求解方式,再结合两江新区交通现状,给出了公交公司总效益最大的优化模型。 (2)由乘客的候车时间和上、下车时间及其与总逗留时间的关系,给出了乘客在站...(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作品研究了区域交通网络中的最优配置问题,结 合实际情况,重点解决了重庆两江新区交通网络配置问题,提出了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最优配置方案。本作品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最优化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为解决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等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本作品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区域交通网络最优配置模型; (2)本作品的研究是对现有研究方法与思想的改进与创新,研究方法新颖,具有前瞻性; (3)本作品的研究具有较强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能对区域交通网络配置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4)本作品所选区域为重庆两江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作品的研究成果将为区域交通网络中的最优配置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客流需求与车辆配置协调程度等。方案更具有灵活性、可控性及可操作性等优势特点,将极大地优化重庆两江新区的交通布局,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由于在区域交通网络中普遍存在对一些不同情况下的配置安排的最优控制问题,因此,本作品的研究成果除重庆两江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交通网络最优配置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学术论文摘要
- 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是近年来交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重点研究了重庆两江新区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得到公交车票价的求解方式,再结合两江新区交通现状,给出了公交公司总效益最大的优化模型。 (2)由乘客的候车时间和上、下车时间及其与总逗留时间的关系,给出了乘客在站...(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重庆师范大学二等奖
鉴定结果
- 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方法合理,结论正确,其中对重庆两江新区交通网络最优配置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比分思想及结果已在重庆公交系统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 [5] D.伯格斯.数学建模[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 [6] Lampkin,Saalmans.The design of rout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67,11(3):31-36. [7] Hirsch,Dantzig.The fixed charge problem. RandCo, 1968, 13 (3):41-46....(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是交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区域交通网络的最优配置问题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与研究。 1980年,黄文房在文献[1]中从新疆交通运输网的配置、交通干线网的配置、各地区内部交通运输网的配置、国际交通和国防线方面对区域之间主要干线进行了阐释及深入研究。 1983年,山田浩之在文献[2]中通过对市郊化与上下班问题、道路拥挤与拥挤税、交通体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