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深层探析--基于湖北省26所高校的调查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本作品循着理论演绎—现象描述—问题分析—方案形成的基本思路,对网络政治信息、大学生的特点及政治心理内涵进行了科学把握,并选取湖北省有代表性的26所高校为样本,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现状,深入分析其基本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从大学生群体自身、校园、网络载体及社会整体环境等角度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对策措施。
- 详细介绍:
- 作为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政治心理关乎政治稳定、政治合法性问题。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其政治心理更易受到网络中各种政治信息的影响,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正面临着“价值空转”的难题。但目前,从网络视角分析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研究还鲜有论及。本作品循着理论演绎——现象描述——问题分析——方案形成的基本思路,对网络政治信息、大学生的特点及政治心理内涵进行了科学把握,并选取湖北省有代表性的26所高校为样本,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现状,深入分析其基本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从大学生群体自身、校园、网络载体及社会整体环境等角度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对策措施。本作品视角新颖、方法科学、样本齐全、内容翔实、对策得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新颖性、前瞻性、现实性和应用价值。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本调研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状况及其基本原因,求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空转”的实践难题,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资料和建议。 思路:本调研报告循着理论演绎—现象描述—问题分析—方案形成的思路展开。选取湖北省26所高校为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较为全面地把握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对策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作品视角新颖、方法科学、样本齐全、内容翔实、对策得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新颖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以往对政治心理的研究,或是从纯理论层面来探讨;或是结合大学生的政治观来探讨,将政治心理与大学生结合起来分析的少之又少,本调查以社会调查的方式具体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情和政治意志层次来分析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政治心理具有创新性,同时从大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来探求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状,更具真实性与说服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首先,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三个层面揭示出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与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空转”的相关性建议。 其次,本作品对把握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动态变化状况,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同时积极响应中央16号文件及2010年7月份的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作了具体的探索和尝试。
作品摘要
- 网络中的政治信息复杂难辨、良莠不齐,且极易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处于不稳定阶段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思想冲击。而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的叛逆性等特点,使其极易不自觉地受到来自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对大学生自身的政治心理的塑造和形成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都会起到极大的消极作用。为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作用于大学生政治心理的途径,本团队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对网络时代下湖北省26所高校大学生的政治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作了定性与定量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心理总体上比较理性,具备相对全面准确的政治认知、积极向上的政治情感和坚定合理的政治意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不够,同时,政治认知中事实认知呈现片面性,价值认知呈现不稳定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领导人的批评与认同并存、热爱中夹杂着淡漠;大学生总体政治意志相对很强,但具有偏向性且从众程度比较严重。在数据调查及访谈显示的现状基础上作了深入的原因分析,从大学生群体自身、校园环境、网络载体环境及社会整体环境等角度,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空转”、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相关措施。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本调研团队获2010年湖北省大中专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2、获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 3、获2011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北大学校内竞赛一等奖 4、本报告主体内容发表在湖北大学《政教人》思想交流性报刊上。
参考文献
- 1、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 2、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3、 刘波亚:网络文化下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贵族民族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 4、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 凡奇,李静,王力尘:《网络政治动员方式与途径的控索和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9 6、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7、 徐云峰:《网络伦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8、 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 1990.10 9、 刘松阳,刘锋:《政治心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10、陈阳:《全球传播》,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1、 (美)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布兰特•斯考克罗夫特:《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conversations on the futur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新华出版社 2009 12、 徐大建:《人生美德:当代大学生荣辱观之理论思考陶国富》,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13、郝英杰 马海红 赵治: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实务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2月下 1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5、《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全文) visit on 2010-06-09 16、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visit on 2010-07-16 1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调查方式
- 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调查+观察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综观当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研究还鲜有论及,这一课题应属全新的课题。但学界对政治心理、特定时代的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网络政治环境等,也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但由于视角相对宏观,而使得内容显得比较宽泛。 政治心理学,在中国大陆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关于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而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主要是对西方政治心理学著作的翻译。最具代表性的是,胡杰于1987年将威廉•斯通的《政治心理学》一书翻译成中文,国人首次对政治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90年代初,虽然关于政治心理学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开始展开,但却只是停留在对西方政治心理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和介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才开始政治心理学实质意义上的研究工作,关于特定群体的政治心理的探究也是从90年代开始的。从整体上说,这些研究根据不同群体的特征,着重分析了所研究群体的政治心理的特征、作用、特点等。如张国清的《青年政治心理探索》,着重阐述了青年政治心理学的作用、特点及青年政治心理的基本特征、政治行为等。 21世纪以来,结合时代背景对政治心理学进行的研究逐渐出现,并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也开始出现。如王晓燕的《成长中的政治人:角色社会化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重点突显,分别对政治观、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人格的等进行研究,出现了一些较有思想深度的学术成果,具体论文有刘江等人的《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一起解决》,张树辉《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等。但是,这些研究的历史都还比较短暂,而且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通过文献研究、社会实践的方法对大学生政治心理进行微观分析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至于以大学生的身份研究大学生自身群体的成果则更是少之又少了。有学者从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的角度来探究,如秦贇等的《论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但相关文章主要研究方向在于广义的大学生心理层面,而对于具体的政治心理研究不多。只有张健的《论网络政治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等,从政治心理的政治观这一方向做了有关探索,但其研究仍不成系统。 从这些方面看,本作品应该是具有一定开拓性意义的,但同时所提出的挑战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