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我国粮食安全——基于全国粮食产销百强县衡南县的调查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主权的独立性,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关系到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民纷纷弃农经商、弃农务工,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耕地抛荒、库存减少、科技兴农遇到巨大阻碍等一系列问题,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严重风险。所以,我们直面现实,理性分析,在踏实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调查报告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 详细介绍:
-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粮食问题源于粮食需求的刚性与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人均占有耕地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主权的独立性,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关系到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视角,以全国粮食产销百强县衡南县为...(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该调查报告以全国粮食产销百强县湖南省衡南县为个案。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走访法、座谈法等调查方法。调查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基本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外流的原因,着重阐述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隐患。由此提出了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农机、农技、农保”三维一体模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当前多数研究主要是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两条平行线索展开。而我们本次研究旨在将以上两者结合起来,站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特殊角度上分析粮食安全隐患。 根据现行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农机、农技、农保”模式,这一模式切合了中国农村发展不均衡这一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农村实行现代化生产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合作社的成立正是契合了这一趋势。合作社不仅能解决劳动力外流给粮食生产带来的隐患,而且能给农民朋友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一,给青壮年劳动力提供在本地就业的机会。第二,推行“农机、农技、农保”三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通过合作社承租经营整合土地资源,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提高产量。第三,合作社也可以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地。
作品摘要
-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研究立足于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视角,以全国粮食产销百强县衡南县为个案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总结出农村劳动力外流具有人数多、速度快、时间常年化及以青壮年为主等特点,导致外流的主要原因有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科技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和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湖南省粮食局对“农机、农技、农保”三结合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2、湖南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对《农村劳动力外流挑战我国粮食安全——基于对全国粮食产销百强县湖南省衡南县的调查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认为该报告既有结论,又有实证分析。既有归纳总结,又有逻辑推理。既有热点分析,又有解决方法。针对性和实用性极强。 3、衡南县政府对《构建“农机、农技、农保三...(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 [1]蔡昉.发展阶段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演变[J].经济学动态,2007 (12):25-29 [2]匡远配.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粮食安全的新解释[J].人口与经济,2010(06):7-12 [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都阳.农村劳动力流动:转折时期的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08):8-13 [5]杨丽君.农...(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现场采访和个别交谈。 具体方式:对涉农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对合作社负责人、社员和普通农民进行面谈式问卷调查;对相关农业研究的专家进行咨询;深入农村进行实地查看。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劳动力流动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汇集了多种学科的多种研究力量,调查在不同区域内展开,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形成了一个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 一是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众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发展的制衡关系进行多方分析论证。例如, 蔡昉(2010)、都阳(2010)、熊艳喜(2010)在研究中将农村劳动力流动市场化并与现行发展转折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