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助学贷款还款状况的调查及还款机制设计--以嘉兴学院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助学贷款还款状况的调查及还款机制设计--以嘉兴学院为例》通过走访、问卷等方法开展了调查工作,同时结合从其他方面搜集到的信息,从社会信用系统、政府、银行、高校以及学生个人角度发现了现行还款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此后我们便针对这五方面对还款机制的进行了设计,使得助学贷款政策变得更具灵活性来更好地与学生个人情况相适应,同时权衡其他相关群体的利益,最终达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 详细介绍:
- 1989年开始的收费制度改革,增加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成本,使得贫困生上学难这一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为此,我国于1990年在北京、上海等八个城市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试点,并于200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制度为许多贫困生带来了希望(的光),也再次燃起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但是,由于助学贷款还款状况的不理想,为助学贷款这一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也使得助学贷款还款政...(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 由于我国现行还款机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等原因,目前还款率仍不理想,现我们拟优化还款机制,以提高还款率,最大限度的降低银行所需承担的风险及损失,同时让还款机制更好地与学生个人情况相匹配。 基本思路: 运用走访、问卷等调查形式,结合各类期刊文献和网络上的各类信息,从政府、银行、高校、借款人等角度研究分析现行了还款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完善该机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 在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进行走访、问卷等调查,最终提出解决方案,该方法具有科学性。 先进性: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好学生还款难的问题,助学贷款机制也许会逐渐遭到淘汰而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对助学贷款还款机制的研究具有先进性。 独特之处: 提出了四联动循环机制,将多个相关的利益群体联合起来,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应用价值: 由于助学贷款管理机制的不够完善和一些贷款学生信用的缺失使助学贷款制度逐渐走向落寞,着实令人寒心。该成果有利于规范健全该机制,帮助实现国家的良好初衷,将助学贷款政策落到实处,最后也使助学贷款还款机制能更好地权衡各方面的利益。 现实指导意义: 本作品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政府、银行、高校、学生等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有利于引导他们更好的地处理助学贷款还款相关的一些问题。
作品摘要
- 自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推行以来,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在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其弊端也逐渐地显露了出来。现行还款机制中的普遍性难以与个人现存问题的特殊性相匹配,因此通过对各主要参与主体进行走访、问卷等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发现其问题主要是信用体系的不完善、高校对学生各方面教育的力度不够、贷款者面临的现实客观制约因素和主观意识的薄弱性、现行还款机制的主体和形式的单一性、见证人工作不到位等共...(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1年获嘉兴学院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 [1]冯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研究》 [D]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7 [2]尚淑莉《浙江部分高校院系助学贷款被停 还款率几乎为零》[N]解放网-解放日报2010年09,27 [3]徐贤佳:国家助学贷款与高校贫困生诚信问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李文利:《高校学生贷款运行模式的中外比较和政策分析》《复旦教育...(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外: 1986年,长期从事世界各国助学贷款研究的美国著名教授D•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了成本分担和补偿理论,结合美国现实和世界各国情况,研究了按收入比例还款助学贷款在美国、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实用性问题并展望了世界各国助学贷款前景。接下来的时间里,各国对助学贷款和还款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践探索,都以不同形式的还款模式和担保机制保证本国助学贷款项目的顺利实施。 国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