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舍饲绵羊产后0~8周龄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项目研究经产母羊产后0~8周龄乳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等乳常规成分随产后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规律,为羔羊早期断奶及补饲饲粮配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 详细介绍:
- 乳是羔羊出生后赖以生存和快速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乳成分随母羊泌乳阶段、品种、年龄、乳腺发育程度、饲养管理条件、饲粮组成与营养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Mike Neary指出,通常母羊的泌乳在2~4周达到高峰,在保持高峰2~3周后开始下降,前8周内的泌乳量相当于全期总产乳量的75%。因此,前8周母羊乳的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可较全面体现羔羊早期天然营养物质随周龄的供给变化状况。试验...(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研究拟通过对45只经产舍饲母羊产后0~8周龄(精确至6小时内)乳中常规成分的分析,欲全面、系统地揭示舍饲绵羊产后0~8周龄乳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的变化规律,从而探索自然状态下羔羊所摄食主要营养成分随周龄增长的变化规律,以便于为羔羊早期断奶及补饲饲粮配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研究以乳成分随产后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一科学事实为依据,密切结合目前肉羊饲养过程中普遍推行的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并与逐步完善的奶成分分析技术相匹配,具有密切结合生产实践和测试技术发展的特点。在指导早期断奶人工补饲饲粮的配制等方面,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截至目前,国内外系统研究0~8周龄舍饲条件下绵羊乳成分的有关文献及报道鲜见,这一研究可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论文以羔羊出生后赖以生存的母源性营养物质——羊乳及其随产后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进而可揭示在自然条件下羔羊所采食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可为目前在羔羊饲养管理中逐渐推广的早期断奶及补饲饲粮的配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可大大提高羔羊补饲饲粮配制的针对性,提高饲养管理效果,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很高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 为研究舍饲绵羊产后0~8周乳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的变化规律,选取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经产母羊45只,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以产后周龄为准采集乳样、分析。结果表明,绵羊产后0 W的初乳中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常乳,常乳中干物质和乳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0~8 W母羊乳中谷氨酰胺含量呈“M”型变化,初乳中较低,5 W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绵羊产后0~8 W...(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绵羊产后0W的初乳中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常乳;产后0~8W乳中谷氨酰胺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乳中15种氨基酸含量随周龄增加基本呈现相同(似)的变化趋势;各种氨基酸含量与赖氨酸含量之比基本稳定。
参考文献
- [1] 张军民 条件性必须氨基酸谷氨酰胺的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1999,17:22-24. [2] 黄磊, 徐刚毅, 韦宏伟, 姜淦, 汪代华, 倪敏. 天府肉羊哺乳期产奶量及乳中营养成分变化[J]. 试验研究, 2010,30(1):15-18. [3] 舒国伟, 陈合, 吕嘉枥, 等. 绵羊奶和山羊奶理化性质的比较[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29(11): 2...(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在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对绵羊乳中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方面,黄磊等(2010)测得天府肉羊(山羊)产羔后0小时羊乳干物质为26.65%,产后60天干物质为13.59%,王玉琴等(2010)测得奶山羊产后第1天和第2天乳干物质为24.14%和26.17%,此外,在0~8 W期间,本实验测得干物质含量显著下降,与黄磊等(2010)和王玉琴等(2010)呈现相同的规律。Agan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