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装甲之翼——装甲车载无人机精准降落控制系统
小类:
机械与控制
项目团队简介:
该项目由宋韬、叶建川、范世鹏3位老师共同指导完成,项目团队由冷晏龙、柳冰杰、邓怡星、叶思宏、朴昱如、任梓豪6名同学组成。
项目亮点介绍:
现代战争中装甲车视野狭窄、侦察能力有限导致易被伏击损毁、战场生存能力易受到威胁的劣势逐渐显露,尤其在俄乌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无人机因其“站得高且看得远”的优势,已在各领域被广泛应用。将无人机配属于装甲车实现空地协同以提升装甲车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范围,从而增强装甲车自身的战场生存能力,已成为各国军事装备发展的重要战略。动态战场环境下装甲车运动高速且不规则、降落平台狭小以及大风环境干扰带来的高机动精准预估、强颠簸精确导引、小平台精稳控制,成为制约无人机降落装甲车的三大核心瓶颈。作为北理工学子,面对国防装备发展急需,""延安根,军工魂""的传承激励""装甲之翼”团队瞄准上述""估""""导""""控""难题展开攻关。针对""估不到”,团队进行了数百次的数据采集,建立了国内首个装甲车典型运动模型库,利用无人机伴飞时预判的地形信息作为输入,实现了装甲车未来运动状态的在线预估;针对“导不上”,团队将鹰捕猎轨迹迁移应用到自主降落,创新提出了仿鹰混合导 引律,在减小过载的基础上,实现了无人机与装甲车姿态一致的精准交汇;针对""控不准"",团队对无人机进行高精度的全包线精准建模并采用加速度闭环控制,在大机动模态下极大提高了控制精度,抵消了外部强风干扰影响,使得无人机能够抵抗5级强风干扰影响。实现技术突破后,团队将“装甲之翼”自主降落模块搭载某型多旋翼无人机, 进行了上百次严苛的实战模拟测试,最终形成了国内首型车载无人机装备并亮相珠海航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未来,团队也将继续围绕实际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在军民车载无人机领域树立亮丽的名牌。
参赛感悟收获:
团队成员表示,在国防急需牵引下开展研究、攻关"装甲之翼"是宝贵的经历,但其中更大的收获是面向工程应用、打通技术从书架走向实际应用的通路,这也是作为学生所最欠缺的工程能力和经验。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搭建的宝贵平台上,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攻关技术,在恶劣环境中调试总结, 最终实现了落地应用,还获得了主题赛特等奖, 一路艰辛终成硕果累累。未来,项目团队还将继续将目光瞄准国防急需,顽强拼搏,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贡献青春力量!

作品图片

  • 装甲之翼——装甲车载无人机精准降落控制系统
  • 装甲之翼——装甲车载无人机精准降落控制系统
  • 装甲之翼——装甲车载无人机精准降落控制系统
  • 装甲之翼——装甲车载无人机精准降落控制系统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