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治理模式——以沙漠化治理工程为例的结构性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管理
- 简介:
- 通过“国家与社会关系”和“治理理论”的分析视角,选取当代中国沙漠化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注重宏观和要素分析,采用“理论模型推衍——分析要素提炼——案例比较分析”的总体思路,实证分析民勤沙漠化治理工程,力通过一个整全的视野,结合沙漠化治理本身的特点,在制度安排上寻找突破口,在对民勤沙漠化治理所涉及的诸要素进行分类剖析的基础上,就工程本身提出结构性建议,并提出“政府主导下的互动参与型”治理模式。
- 详细介绍:
- 本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治理模式——以沙漠化治理工程为例的结构性研究”是通过实证分析,对民勤沙漠化治理工程的结构性研究,力图通过一个整全的视野,结合沙漠化治理本身的特点,在制度安排上寻找突破口,就沙漠化治理系统工程本身提出结构性建议,使之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本研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方“治理理论”在中国的亲和力问题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政...(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通过“国家与社会关系”和“治理理论”的分析视角,选取当代中国沙漠化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注重宏观和要素分析,采用“理论模型推衍——分析要素提炼——案例比较分析”的总体思路,实证分析民勤沙漠化治理工程,力通过一个整全的视野,结合沙漠化治理本身的特点,在制度安排上寻找突破口,在对民勤沙漠化治理所涉及的诸要素进行分类剖析的基础上,就工程本身提出结构性建议,并提出“政府主导下的互动参与型”治理模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注重宏观分析和要素分析,采用理论模型推衍——分析要素提炼——案例比较分析的总体思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方“治理理论”在中国的亲和力问题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政府主导下的互动参与型治理模式”。一、项目主报告《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治理模式——以沙漠化治理工程为例的结构性研究》二、调研纪实《“民勤沙漠化治理情况”调研纪实》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文在考察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甘肃民勤地区治沙实践的基础上,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视野出发,在对全能主义体制和西方治理理论进行反思过程中,提出了“政府主导之下的互动参与型”治理模式,这对解决荒漠化治理问题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在学术层面、地区治理层面、国家战略层面均有重大意义。
作品摘要
- 当前,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毒瘤,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国家在沙漠化治理工程中投入了巨额的资金,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治理进程并无突破性进展,沙漠化蔓延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很多地区陷入了“治理—见效—破坏—恶化”的恶性循环。我国目前之所以难以在总体治沙工程上取得重大突破,是因为沙漠化治理涉及治理政策制定路径、组织运行系统、宣传动员模式和资源整...(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邓正来和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公民社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11月创刊号【2】邓正来:《公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3月【3】邓正来和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公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4】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一、针对沙漠化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一)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主要在于揭示自然规律和技术模式,而从社会经济、法规政策、自然规律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系统性、实证性研究远远不够。(二)研究趋势:沙漠化治理问题绝不仅仅是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已,今后的研究重心将转移到考察环境形势、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研究与沙漠化治理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从而提出更有效和持久的沙漠化防治思维。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