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231种,隶属85科,196属,采用科学的分类系统进行编排,每种药用植物用中文名、拉丁名、土家名、本草考证、形态描述、经验药方等加以描述,并配以3-4张原色图片。此外,本书还记载了部分民间调查和野外考察资料,如土家族的医药特点、用药文化、典型病症及其治疗验方等。本书不仅能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更有助于土家族民族医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促进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详细介绍: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史籍称土人、土丁、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1957年政府根据土家人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根据最新的基因调查,土家族基因以羌氏民族与百越民族为主,间杂有汉、苗、瑶、通古斯、东欧、日韩等众多成分。土家族的语言文化明显脱胎于古羌,但无文字,崇尚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与自然和谐相处。土家族的图腾为白虎。土家族居住的湘鄂渝黔川比邻地区,以武陵...(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
  •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
  •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
  •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
  •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民族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和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土家族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知识,但目前有关土家族医药文化知识的资料相对缺乏,并且民族药用植物名实杂乱。基于此,拟定了完成此书的计划,思路如下所述: (1)通过调查、寻访,搜集湘西土家族民间医药偏方和医药文化,并查阅与药用植物和土家族医药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考证、整理。 (2)采集和鉴定标本,拍摄植物原色图片,最终编撰成书。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首次较全面地对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进行标本采集鉴定和实名考证,并依照科学的分类系统编排,便于查找。 (2)系统收集和整理了该族的民间验方及传统文化知识,首次将植物分类、民族医药和民族文化三者有机结合。 (3)全面系统地囊括了物种名称、本草考证、经验药方、民族文化、形态描述等信息,同时每种药用植物配以3-4张全株及花、果、药用部位等原色图片。信息准确,图文并茂。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民族药用植物开发是目前世界上药物开发的热点之一。要开发药用植物,需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本书能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2)本书客观呈现了土家族药用植物相关知识,按科学的分类系统编排,并配彩色图片,方便查阅和野外鉴定,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3)本书能为植物分类学、资源学、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教学、科研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乡土资料。也可作为植物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学术论文摘要

编者采用文献查阅、野外调查和民间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民族植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共收录了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231种,隶属85科,196属,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依照哈钦森分类系统编排,被子植物依照恩格勒分类系统编排,属种依照拉丁文字母顺序编排。每种药用植物用中文名、拉丁名、土家名、本草考证、形态描述、药用部分、性味、功效、主治、经验药方、采集方法、生境、...(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获第九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已与中国原子能出版社签订出版协议。

鉴定结果

《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彩色图典》已与中国原子能出版社签约待出版。

参考文献

[1] 田华咏,潘永华,唐永佳等.土家族医药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2] 杨德胜.土家族医药[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方志先,赵晖,赵敬华等.土家族药物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 蔡光先.《湖南药物志》[...(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典型代表,民族医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医药的一大瑰宝,土家族医药已经受到关注,已有专家学者就其命名特点和用药特点进行了研究,如文德鉴对土家族“七”药用特点探讨及冷水七抗炎活血镇痛作用的研究、田咏华对土家族民间“还阳”类药物的整理。杨德胜对土家族药物发展史的研究等;也有学者将土家族药用资源的利用和验方以及医药文化整理成书籍,如田华咏等编著的《土家族医...(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