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型生物源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的研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作品以耐受高温的产冠菌素新型菌株筛选为基础,优化其发酵条件,将发酵产物应用于桑树生理多相调节。 (1)从高温爆发桑疫病的致病菌中分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冠菌素菌株M4-13、S2-15和L2,打破传统产冠菌素菌株最高耐受28℃的限制; (2)模拟产冠菌素菌株的原始生境优化培养基,设计变温发酵模式,合成产量提高了300%; (3)冠菌素发酵液显著提高了桑树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
详细介绍:
冠菌素(Coronatine, C18H25N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源植物生长物质,能有效促进植物次级代谢合成,其活性比茉莉酸高100~10000倍。当前,化学合成冠菌素成本过高,而发酵生产冠菌素受到“菌株耐受温度低”和“发酵产量过低”两大瓶颈限制。 本作品的主要内容: (1)从高温爆发桑疫病的致病菌中分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冠菌素菌株M4-13、S2-15和L2...(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新型生物源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的研制
  • 新型生物源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的研制
  • 新型生物源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的研制
  • 新型生物源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的研制
  • 新型生物源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的研制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本作品的发明目的旨在解决生物合成冠菌素及其应用过程中存在三个的主要问题:(1)已报道合成冠菌素的菌株最高耐受温度≤28℃;(2)发酵培养基组成与产冠菌素菌株的原始生境条件不符导致发酵产量较低;(3)促进桑树次生代谢缺乏高效的生长调节剂。最终,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高效和高产冠菌素生物合成工艺。 基本思路:(1)从爆发桑疫病的高温桑园分离新型产冠菌素菌株,提高产冠菌素菌株的最...(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科学性:特殊生境法筛选新型耐高温的高产冠菌素菌株。 (1)桑疫病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产冠菌素野生型菌株亦为此类; (2)桑园夏季高温常达40℃以上,为寻找产冠菌素的耐高温发酵菌株提供了可能。 通过江苏、广西、四川等地的桑园桑疫病爆发季节的叶片和土壤中筛选到M4-13、S2-15和L2。 先进性:模拟原始生境构建低碳、高效和高产的发酵工艺。 (1)低碳:本作品的发酵所需要...(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1]ICNPTM2010,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Press. 2010, pp. 105-109.(ISTP) [2]ICNPTM2010,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Press. 2010, pp. 110-114. (ISTP) [3]Advanced Material R...(查看更多)

作品所处阶段

A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合作开发,专利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1、使用说明 本作品基于特殊生境法筛选新型产冠菌素菌株,具有选择性好、准确性高的技术特点,模拟原始生境的变温发酵工艺在发酵过程优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冠菌素促进桑树组织次生代谢为其他药用植物中药效成分的高效代谢和积累提供宝贵借鉴。 2、技术特点和优势:本技术融“特殊生境法筛选新型产冠菌素菌株,模拟原始生境的变温发酵工艺,冠菌素应用于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创...(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冠菌素(Coronatine,COR)于1977年首次被发现,对于冠菌素纯品获得的研究一直是植物生长物质领域的热点。 1.冠菌素的化学合成 市原狄民等对化学合成冠菌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成功建立化学合成方法。其中,合成冠菌酸外消旋体需要7步,合成冠烷酸需要6步,由冠烷酸和冠菌酸合成冠菌素需要2步。经过所有步骤后,冠菌素得率仅有6.98%,而且合成费用较高,过程繁杂,仅能满足实验室做少...(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