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2010年山西农村家庭收支与民间借贷调查
小类:
经济
简介:
通过对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晋西北五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农民的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农户家庭年收入情况、农户家庭年支出、农户家庭年支出比重最大项等情况,进一步分析农户借贷行为,主要包括:农户借贷来源结构、农户借贷规模、农户借贷中的抵押、担保行为,并针对性的提出改革金融机构、完善信用评级、打破金融市场垄断、发展新型金融模式等政策性建议。
详细介绍:
山西省农村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传统的经济格局和经济运行机制得以极大改观,并在很多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性成就。但由于农民较为保守的思想观念,小富即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等原因,与周边发达省份的农村相比,山西省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建设程度,农村经济发展都有明显的差距。在政府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的今天,国家政策的制定始终向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倾斜,如何利用这一优势,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让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是山西省农村乃至全国农村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基本情况 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74.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42.4万人,农村劳动力约1100万个。山西的农业生产条件不佳,粮食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也相对落后。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环境下,农民也开始寻求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这种背景下,山西的农村借贷会呈现一个怎样的基本状况?我们想通过本次调查知道答案。 (一)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山西省,一般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还是主要来自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基础产业。由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利润较低甚至无利可图,导致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转移,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中包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生存上的限制逐渐减少。我省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较差,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交通又相对不便,农业人均年收入较低,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需求,更难以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 ,所以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的家庭收入模式在山西农村也非常普遍。 (二)农户家庭年收入情况 山西省农民家庭年收入各金额段的大体趋势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10000--25000元的区间,约占到七至八成。其中,晋北和晋西北的农村相对更贫困一些,晋中和晋南等地农民相对富裕。其中,晋北和晋西北农民家庭年收入在10000—20000元区间所占比重高于其他三个地区,晋西北农民家庭年收入在25000元以上的家庭所占比例为全省最高。 (三)农户家庭年支出 各地区农户的年支出主要集中于5000—10000元,连同其平均人口数为“3—5人”一起分析可知,受本省地域文化与传统的影响,我省农村仍然偏向于保守消费。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情况,得知我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规模逐年扩大, 消费结构逐步合理,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升。同时,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制约我省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单一,收入的预期不稳定,导致消费支撑不足,进而影响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其次,虽然我省初步建立了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医疗救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初步保障了农村群众基本生活,但是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即期消费。第三,受交通、自然环境等影响,农村市场消费品的市场容量很大,适于农村居民购买的消费品相对缺乏。第四,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也制约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购买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保证商品市场渠道畅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农村市场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消费倾向。 (四)农户家庭年支出比重最大项 占我省农民家庭支出比重最大的两项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建房(买房),其次是子女学费。此外我们还发现,像晋南和晋东南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农民用于日常消费品等生存性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比较小,而用于子女学费等发展性投资消费的比重比较大。晋北与晋西北地区用于建房的支出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的消费,由于保守的消费观念以及地域、经济条件限制,当家庭富余资金有限时,该区域农民更愿意选择花大笔资金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等必要性消费。 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消费,教育消费具有消费刚性的特点。我省农民用于子女学费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体现出人们的消费不再只是单纯地为了生活的享受,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我省农民更加注重在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说明我省消费结构正在进一步的升级。但是也反映出,我省依然存在相对于目前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言过高的教育费用问题,从而使教育支出负担过重,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并进而影响到农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 (五)借贷需求分析 (1)农民较偏重储蓄 首先,近年来,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中国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农民收入增加也较为显著,而在农民中,因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的影响,农民储蓄呈现较大比重。其次,农民家庭储蓄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农民出于养老、医疗及子女教育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预防性储蓄。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经过了多次制度变迁,因而,受其带来的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加,农民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 (2) 农民借贷需求在增加 随着农民收入日益增长,其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日益强烈,主要表现在迫切改善现有住房条件、购买汽车等家庭耐用消费品及教育贷款方面,整个农村在住房、家电、通讯、交通工具及贷款来支付子女在本地或外出求学的费用等方面出现了旺盛的消费需求,晋南地区出现了较晋西北地区高的消费需求。其次,转型跨越发展为具有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晋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加快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成为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农民急需资金扶持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转变生产方式,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建立流转市场和平台,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统分结合、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发展规模经营,,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率,促进特色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农户借贷行为 (一)农户借贷基本情况 通过对各个地区回收问卷的统计整理所得数据,我们发现,由于山西省的省情的客观限制,我省农民具有较为保守的思想和心态,因而,无借贷行为农户占所调查农户的59.81%,成为相对大多数;其次,有借款行为的农户占受访农户的40.34%,再次,有富余资金出借的农户比例为13.68%,这部分资金也往往是以“人情关系”出借给亲朋好友,极少部分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有偿出借。 (二)农户借贷来源结构分析 数据显示出:(1)在我省,农户所取得的正式借贷的比率仅仅占非正式借贷比率的十分之一,其中大多数贷款是来自农村信用社。(2)私人借贷是非正式借贷主要的来源渠道之一。(3)随着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广大农户对资金的理解和使用出现了显著变化,并逐步认可了有息或适当范围的高息借贷。 分析原因:(1)四大银行、股份制银行等正式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较少涉及农户的借贷市场,只有农户小额扶贫贷款可以服务于农户市场的借贷业务。农村信用社虽然是一种小型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却是农户借贷市场的主力军。因此,绝大多数的农村生活生产贷款均来自农村信用社。(2)农村社会形态具有低流动性、小规模等特点,农户之间的杜会关系稳定而持续。 (三)农户借贷规模分析 1、不同借贷来源的借贷规模分布不同 数据显示:(1)非正式借贷发放的大额借贷较多,正式发放的小额借贷较多。银行、信用社发放的资金集中在5000元以下小额借贷,相反私人借贷发放的5000元以上的小额借贷比银行、信用社多。 (2)无息借贷占农户小额借贷的大多数,大额有息则更多的来源于有息借贷。 2、借贷规模与借贷利息的关系 分析数据得出,在非正式借贷市场,随着借贷规模的扩大,借贷利息有增加的趋势。1000元以下的借贷均为无息借贷;借贷规模在1000―5000元,无息借贷降为90%左右有息借贷逐步增加;当借贷规模扩大至5000―10000元时,不仅无息借贷下降至70%―80%的水平,甚至出现1―3分的高利贷。可以看出,小额无息借贷与大额有息借贷并存是农户非正式借贷市场上的重要特征。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小额无息信贷局限于亲朋好友中,是一种互助型借贷。这种类型借款以互助的形式大范围存在于我省农村。随着农民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观念的形成,非正规借贷中无息借贷的比例逐步下降,有息或高息贷款的比重逐渐提高。大额高利贷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日常生活中的红白喜事是农户大额高息借贷的主要原因,这类借贷由于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小,形成高利率;二是没有特殊关系的农户从信用社和银行处不容易获得万元及以上的借款,而且需要抵押、手续麻烦,而向私人或村级储金会处借钱,无需抵押、手续简单、容易续贷,但利率较高。 3、借贷规模与借贷期限的关系 通过分析图表可以看出,(1)借贷规模的增加,使得长期借贷的比率提高,而且比较明显。我省农户用于生产性的贷款通常数额较大,这部分资金难以通过自身的积累实现,而非正式借贷的小额借贷也无法满足其需求。因此,对于农户大额需求的相关业务,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适当增加。(2)借贷规模的增加,无期限的借贷比率明显减少。从表中可看出,一年以内的农户的借贷规模达到52.36%,约一半左右,说明了流动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有1/3的借贷没有期限。借贷规模逐步增加,无期限的借贷明显下降,经过我们的分析,确定还款期限能够有效的降低借贷风险。 (四)农户借贷中的抵押、担保行为 1、正式借贷要求必须采用抵押或担保形式在正式借贷中,抵押或担保是控制借贷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立字据、抵押或担保形式是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借贷的基本要求。而且我省对抵押品的要求较为严格,通常只有存单、坐落在城镇的商品房可作抵押品。可见,正式借贷必须提供抵押或担保,实践中农户倾向采用担保形式,原因在于农户缺乏可用于抵押的实物。 2、非正式借贷中的抵押、担保率很低 在非正式借贷中,即使大额借贷(10000元以上),采用正规的抵押或担保方式的比率不足一半。原因在于非正式借贷多发生于亲朋好友之间,借贷双方的信息对称较高,为了简化借贷程序、降低借贷成本,多数农户不采用担保或抵押形式。而在担保过程中,村干部,或是借款人有钱的亲戚、朋友作为担保人;工作证、身份证经常被作为质押品;房产、存折是常用的抵押品。 3、农户采用抵押或担保形式的借贷随着借贷规模的增加而比率上升。 一方面、无字据借贷所占的比重随着借贷规模的增加而减小。在1000元以下,无字据借贷所占的比重约九成,这是因为小额借贷往往具有低成本、手续简单的特征。随着借贷规模的增加,这个比例下降至一半左右。这反映出借贷风险随着借贷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保证款项的安全,借出者更加倾向于抵押或担保的形式。 另一方面、在任何借贷规模的范围内(小于1000元除外),采用担保形式比抵押形式的借贷更普遍。这是因为担保人多为村干部或亲戚朋友,比较容易寻找,而作为抵押品的商品房或存折、身份证等,受制于农户家庭经济水平低下,比较缺乏。因而,农户更加倾向于采用担保形式。 三、农户借贷用途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正式借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 农户获得正式借贷资金既用于生产也用于生活。从表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借贷发生次数所占的比重,还是借贷金额所占的比重,正式借贷用于生产的比重均高于生活。分析其原因,在于正式金融机构教严格的风险管理办法,很少发放不能产生利润的借贷,对借贷有严格限制。从生产性借贷的用途看,用于牲畜的资金额最大,用于化肥的资金额位居第二,但借贷发生率高,表明农户用于生产的借贷资金主要为购买化肥和牲畜,化肥所需的资金额小、频率高,牲畜所需的资金额大、频率低。 2、非正式借贷资金主要用于生活 农户获得的非正式借贷资金只有33.2﹪的资金用于生产,35.4﹪的借贷发生在生产领域。表明农户的非正式借贷主要用于生活。其原因在于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基本没有消费信贷产品,不愿意提供生活性借贷。农户只有转而求助于非正式借贷。在农户家庭生活性支出中以住房支出增长最快,农户倾向于采用借贷形式来解决住房资金短缺,教育、医疗、婚丧嫁娶,所需的资金额中等,医疗用尤其是大病医疗费用很高,迫使农民更多的采用借贷缓解资金短缺,而子女学费开支多为小额度、短期限、高频率发生的款项。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很少因为家庭日常生活困难而借款。 四、农户借贷需求行为分析 1、分析表格可以看出,我省五个区域农户借贷发生率有以下特征: (1)我省农户未来借贷发生率下降。在被调查的农户当中,表示在未来会有借贷行为的农户占13.464%,而已发生借贷的农户占到被调查农户的43.068%。农户的借贷意愿下降近30%,经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农户比较保守的思想使其不愿意主动借款,且借贷行为的计划性较弱,使得农户未来借贷的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在调查中,就有农户表示在未来的规划中“并没有考虑到借钱”、“看具体情况再定”、“希望不发生借钱行为”。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也了解到,由于农户借贷的突发性较强,使得实际的借贷率并不低。其次,隐性的借贷成本抑制农户的借贷。农户往往需要承担请客送礼等隐性成本,才能从亲朋好友等非途径获得借款,而且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种隐性成本甚至会达到所借款项的3%-5%。而从正规金融渠道借贷,又会面临程序繁多,时间延长等问题,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不是很认可的现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借贷发生率。 (2)小额借贷意愿下降使借贷发生率下降. 此次研究中,我们把50000元以下的贷款界定为小额贷款,把50000元以上的贷款界定为大额贷款。可以看出,农户小额借贷的意愿从95.1%下降到77.3%,影响该数据主要体现在5000元以下贷款;大额借贷未来的借贷意愿增长了8.9%。分析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收入的增加,农户对10000元以下的贷款需求弱化;20000—50000元已经获得部分满足,但调查显示,这一阶段的借贷需求仍在不断增长,体现出小额借贷在山西省农村的广阔市场。与此同时,大额借贷的快速发展与增加也体现出农户大额借贷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借贷用途意愿的变化使农户对大额借贷需求增强。 分析图表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①农户购房建房、红白喜事的借贷需求上升,子女教育、就医的借贷需求有所下降。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户购建房和婚嫁所占比例分别由原来的18.7%、6.5%上升至22.6%、9.8%。这是因为长久以来农民在房屋、婚嫁上形成一种攀比风气,从而导致在这两方面的支出增加较大,进而导致借贷需求的上升。同时,子女教育和就医方面的借贷需求分别下降了4.3%和1.2%。就医借贷比率的下降是因为:一、生病具有不可预测性,二、我省实行《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办法》以来,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的医疗方面的借贷需求。购建房、婚嫁支出比较集中、额度较大,而就医和子女教育支出较为分散、额度较小,因此综合而言,农户对大额借贷仍有较大的需求。 ②农业借贷需求减少、经商和非农业的借贷需求增加。 农户用于扩大农业再生产的借贷比重由36.7%下降为28.4%,而用于非农业和经商的比重则分别上升了2.8和3.1个百分比。农业借贷下降,究其原因,是政府在近年来加大了惠农补贴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粮食增产稳产,促进了农民增收,这些政策弱化了农户在农业中对借贷资金的需求,而非农业生产和经商却有着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表现为单笔借贷额度较大。 五、调查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由于我省地处中部,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加之国家经济政策与金融体制的客观条件限制,农村消费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与抑制。现如今,我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从投资拉动型经济向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变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扩大农村内需、拉动农民消费势必成为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对于富有弹性的、极具潜力的农村消费需求市场,如何更大程度上发掘并打开尚未被充分开发,就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效的方法与途径,而作为投资与消费强大资金后盾的资金借贷就是打开这扇“农村消费需求市场大门”的敲门砖。前期的调查研究显示,山西省农村总体上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农民家庭面临着普遍的消费升级,依靠内需来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有了很好的基础,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日趋活跃。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教育、医疗、住房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打乱了正常的消费结构升级的节奏。住房、教育、医疗消费支出表现出较强的刚性,不但对其他消费支出产生了挤压效应,抑制了家庭正常的消费支出,而且增加了家庭消费的支出预期和危机感,导致储蓄意愿强烈,消费率不高。因此,我们认为,为了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投资的重点应该是投资民生,要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完善这些领域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这些领域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切实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坚定家庭居民的消费信心,采取鼓励大众消费的积极措施。 前期调查显示,农村中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的是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的“人情借贷”,以其方便灵活的借款方式,低利息甚至是零利息的优势而成为农民借贷的首选,在农村的投资与消费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原本应当在农村资金体系中占有绝对主导作用,作为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的银行与信用社贷款,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信用环境差、贷款利率过高、贷款抵押担保难、手续繁琐、农业生产周期与贷款周期不相符等)没有有效地发挥其示范性作用。这样的现实,为我省农村金融的发展敲响了警钟,那就是正规金融渠道并没有在农村借贷中发挥其“中流砥柱”的作用,这种状况也正为我们从根本上找出农村借贷积弊,并且加以改善与解决指明了道路。 1、金融机构应该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建设有效、快捷的沟通渠道,克服农民与信用社之间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一,是要求这些金融机构能够真正地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广大农民进行一些业务上的讲解与宣传。同时可以考虑建立拥有银行与信用社股份的合作农村金融组织,农民将日常闲置资金投入到组织当中,让农民真正地参与到金融机构的运营与管理中来,以此使得农民更积极地深入了解金融机构的业务与运营状况。第二,就是政府与农村信用社、信用评价机构进行多方合作,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已借款人和欲借款人进行信誉程度和偿债能力的评估,更大程度上提高贷出资金的安全性,减少呆账、坏账发生的可能性。 2、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全省农民完善农村信用评级体系,建立档案信息平台,规范农村资金借贷行为,化解信用风险。 首先,可以实施“贷款证”制度,即政府和金融机构以及信用评估机构共同对全省农民进行集中的信用评级,根据家庭收入、财产评估情况,对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发放不同等级的“贷款证”,农户在日常的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可以凭借“贷款证”来获得不等金额的银行贷款,此举减轻了金融机构对借款农户的审查难度,促进了贷款业务的效率。其次,可以建立全省征信档案信息系统平台,加大全省信用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全省金融机构间信用数据的交换与保存,使银行同业间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预防贷款发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采取“信用累积”方式来鼓励人们加强自身信用度,对能够按时还贷的借款人进行信用升级,以增加可借贷金额等方式进行鼓励,对恶意逃债的行为建立不良信用记录,在整个金融系统进行登记与通报。再次,是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信用评估机构,也就是将其从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中独立出来,以加强其客观性与透明度。 3、完善社会授信体系,建立供给领先的金融制度,以供给创造需求。首先,建立以社会团体为纽带的授信体系,提高普通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要让农户获得平等借贷的机会,政府应该发挥一定作用。如鼓励科技人员下乡、政府工作人员下乡,而且这一制度应该建立正式的组织、发挥长效机制,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进一步规范金融制度,满足农户对长期、大额借贷资金的需求。在今天农村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应该顺应历史的发展,创造条件来满足农户对长期、大额借贷的需求,以推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4、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定位。通过制定制定区域(地区、县、乡、镇)金融政策,借助非正规金融长期积累的乡土知识,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农户的未来借贷意愿,使区域金融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在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树立服务意识,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另一方面,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法律,明确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监管责任和监管办法,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司法的公正性,提高司法效率。 5、发展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支持新兴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和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适时地建立由自然人、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某种程度上说也就为农村金融市场引入了强有力的竞争机制,有助于克服现存的农村信用社的垄断现状,建立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一个活跃的、优胜劣汰的、充分良性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作品图片

  • 2010年山西农村家庭收支与民间借贷调查
  • 2010年山西农村家庭收支与民间借贷调查
  • 2010年山西农村家庭收支与民间借贷调查
  • 2010年山西农村家庭收支与民间借贷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农村资金最普遍的运动方式——收支及借贷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调查分析,深入研究农民的收支和借贷状况,提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建议,使其真正为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山西省农村不同层次家庭收支、借贷规模、借贷来源、借贷期限、借贷利息、借贷用途等方面的情况,提出如何改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农村借贷行为、发展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综合运用实际调查数据,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对数据进行学理分析,做到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数据分析与结论得出建立在客观科学调查基础之上。 立足山西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省情,在经济运行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的背景下,本作品通过深层次剖析农村收支及借贷问题,试图找到一条拓宽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内需的有效途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而在农村借贷中所反映出的农村金融现状,对进一步拓宽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作品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的调查数据,能够客观反映山西省农村收支与借贷的真实情况,科学地、具有针对性地就如何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内需提出建议,希望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我省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品摘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农村传统的经济格局和经济运行机制得到极大改观,但是与周边发达省份的农村相比,山西省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作者对山西省农村家庭的收支和借贷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我省农民出于保守的观念以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体制的不健全,在收入略大于支出的前提下依然存在借贷现象,且不同层次的群体在借贷规模、借贷来源、借贷期限、借贷利息、借贷用途等方面反映出我省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制度、消费市场、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以上现象,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农村现有经济体制的相关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校第十五届“创新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开拓和发展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又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和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究竟起着怎样的影响?在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研究农村金融和借贷所必须解决的,本作品也旨在通过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来探寻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解读。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纵在《农村金融大有可为》中提到,“农业”、“农村”、“农民”——这些构成“三农”问题的各要素,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和跃动,都牵动着国家和社会敏感神经,而涉及农村资金流动的农村金融问题,也已成为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高频词汇,自是备受各界关注。但是就如何使农村金融和借贷在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等相关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 在《二元社会结构视角下的农村发展》一书中,覃国慈提出了提出从消除制度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城乡对流、加强农村自身建设、积极争取外援和构建和谐城乡关系五个层面来寻求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发展出路的建议。 这种建议虽然具有较强说服力,但对金融在城乡资源流动与配置中和核心作用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阐述。 对于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尽管这些研究对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但这些研究大都缺乏扎实的调查基础,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指标也较为单一,说服力略显不强。本作品的最大特色也在于数据的分析与结论的得出建立在广泛深入、客观科学地调查基础上,因此我们希望,本次调查能为今后政府制定农村金融改革与规范民间借贷等相关政策措施时,提供一些真正切实有效而又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